第三百五十章 容身之地(下)(3 / 3)
银行在放贷这件事上没有英国银行的冒险精神,他们喜欢低息平稳得收入。而且比起高回报,他们更喜欢社会地位的提高,国王处理财政问题还有卖官和卖爵位,英法都有卖官现象,但英国议会可以为国王提供资金,威尔士亲王欠债,议会可以替他还了,前提是他要娶远房表妹卡洛琳,据说结婚当天他喝得酩酊大醉。 法国国王不能从议会获得,却可以卖爵位,这让法国人养成了将钱投入国家机关和土地,而非工业企业的习惯。 大革命结束了卖官,却没有改变人的习惯,人人均等的说法让在公务制度中得到晋升的人的社会地位更高尚了。 同时公务员也意味着稳定,不像工商业和自由职业那么大风险。法兰西银行与英格兰银行是欧洲仅有的股份银行,他们并不受禁止设立股份银行的禁令影响,同时法兰西银行还有货币发行权,英格兰银行则要面对很多挑战,比如索霍工厂用蒸汽机制造的值半个便士的代币。 私人银行是不可能和这种股份联合的大银行对抗的,巴达维亚共和国虽然是个傀儡政权,却依旧是个“国家”,荷兰人也可以成立类似法兰西银行和英格兰银行这种股份制中央银行。 它依旧是私有银行。 佩鲁齐银行有“意大利背景”,而且还和英格兰“有仇”,但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说出这句话的人还是个孩子,但从某个角度来说,他确实揭露了一部分事实。 在客人来之前,乔治安娜去了玛蒂尔达的房间,不只是拿茶具,还想找一下那封信,她想看看杜桑卢维杜尔写了什么。 然而在翻找的过程中,她却发现了不止一封信,绝大多数都是马德里寄来的,上面还有苏菲的笔迹。 她都快忘了苏菲和爱写剧本的戈丹了,本来她想就这么放回去,这是一个有道德、注重别人隐私的人该做的。 可是她一想到自己成了“高尚的人”就给自己惹了那么大的麻烦,顿时又不想那么道德了。 紧接着她想起了那对新婚夫妇名义上为自己购置的新房,又摇了摇头,其他人在背后会怎么说她呢? “我只看一封。”她自我安慰般说,指尖在诸多的信中划过,最后选择了一封,将它抽了出来,信已经开过了,火漆却没有落,上面有一个复杂的图案,似乎是家族的纹章,这要是平民邮差看到了会怎么想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