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3章 鬼哭血染功勋黯,旗旌蔽日墨痕深(3 / 4)
度赞扬了韩浩的‘忠勇’,并且再一次强调了曹军所需要的‘执行力’,表示要全军上下,以屯为单位,立刻开展对于韩浩的学习,研讨,以及经验总结。
为了巩固得之不易的胜利成果,曹义迅速派出自己的心腹将领,接管了那座由韩浩残兵用血肉暂时守住的废弃军堡。
对于韩浩,则是派遣了军医进行全方位的医治
只不过对于韩浩本部的那些残兵,除了一些例行的诊治之外,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太多的关怀和照料了。
对于曹荀二人来说,在他们内心深处甚至隐隐希望这些可能知道太多内情的老兵就此‘不治’!
那样,所有的秘密和功劳,才能真正属于他们。
一些韩浩本部的老兵,因为伤势过重,最终撑不过去,但是这些兵卒的死亡,也不过是在曹义口头上,轻描淡写地归咎于‘伤重难愈,为国捐躯’,并下令‘厚葬’。
口头上的厚葬,实际上的葬礼草草举行。
反正普通兵卒也不可能谁都有空去实地现场察看究竟是怎样的‘厚’法。
只有那幸存的同袍,在默默的垂泪,把无尽的悲愤和心寒埋藏心底。
可荀绍的到来,让曹义和荀恽心头一紧。
他们深知荀彧派族侄前来巡查抚慰,绝不仅仅是真的就是为了整顿什么颍川吏治!
说不得这整顿的刀,就直接砍到他们二人的脑袋上!
于是,为了掩盖一个谎言,那么就自然而然的生出了更多的谎言。
荀绍首先被曹荀二人热情地迎入主寨。
不论事情真相如何,态度是第一位的
态度决定一切。
不给上差好脸色,怎么可能上差会有好结果?
荀绍进了营地,顿时就被营地干净整洁的辕门所吸引了目光。
‘啊,昔日不畏强御陈仲举曾有言,“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安事一室”,实则不然,未扫一室者,安得扫天下?’荀绍称赞了营地的干净和整洁,‘观此营地齐整,便可知二位治军有方。’
这当然是必须要‘有方’的!
别看这小小的迎接仪式,曹荀二人可是从一大早,就禁止所有人经过营门附近!
别管堵路不堵路,交通不交通,反正上差没来之前谁都不许通行!
周边的兵卒都是穿着特别调配而来的盔甲,挺胸叠肚。
毕竟曹义放出话来,谁要是在上差面前拉稀摆带,那么就让他脑袋搬家!
而且还为荀绍进营的路线做了详细的规划,确保荀绍每走一步,所看到的都是营地之内最美丽的展现。
进入营地之中,首先当然是盛情款待,接风洗尘。
荀绍有心去查探寻访,但是奈何曹荀二人‘盛情难却’,也就只好说一声‘下不为例’,便是安坐入席。
曹义和荀恽当然是亲自作陪,热情款待。
席间,曹义大谈用兵方略,描绘战场惊险,将战报内容又添油加醋地复述了一遍,将自己和荀恽的指挥若定,喧染得淋漓尽致,同时对韩浩的英勇作战,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荀恽则在一旁恰到好处地补充细节,言语间流露出对父亲荀彧治军方略的深刻领悟和活学活用,三句话之中,必然会称丞相英明。
荀绍能说什么?难不成说韩浩不英勇,丞相不英明?于是也只能‘是’,‘对’,‘没错’,‘正是如此’
一场酣然。
随后,在曹义心腹将领的陪同下,荀绍视察了大营,然后一路前往军堡的战场。
在得到了荀绍前来的消息之后,军堡现场已被精心清理过,曹军阵亡者的遗体大多已掩埋,只留下一些刻意保留的、属于骠骑军的破损旗帜和少量兵器,以及被落石砸坏的器具和尸骸,用以证明此地所发生的一切。
陪同将领指着这些证据,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曹军当时是如何英勇地顶着箭雨滚石发起冲锋,虽受挫,但重创敌军
没错,这一场大胜,已经不是韩浩一个人,或是其手下八百兵卒的事情,而是‘整个’曹军的荣耀!
这份荣耀,当然也包括陪同荀绍介绍战事的这个军校。
当荀绍提出,要去鬼哭隘口查看的时候,陪同将校就露出了为难的神色,‘上差,这这不是小人有意拦阻,而是这鬼哭隘口,依旧有骠骑兵卒,活动频繁,山林之中,隘口之处,时有司马贼兵出没恐怕多有危险’
荀绍执意要去,陪同军校当然做不了主,便是请示到了曹义之处。
曹义好生为难,但是又不能说不让荀绍去,于是就退让一步,‘荀兄,司马贼子虽退,然其斥候活动频繁不如由我派人护送你远远观望一番即可?’
荀绍也只好如此。
到达,嗯,严格说起来也不算是到达,只是远远的站在山头上眺望鬼哭隘口。
隘口山道上的那些紫黑之色,依旧弥漫的腥臭之气,也确实证明了在这个隘口的战斗惨烈。
还没有来得及清理的残骸,因为到处都是烟熏火燎的焦黑模样,再加之远距离观看,实在是难以区分到底哪个焦黑的尸体是曹军兵卒,还是骠骑人马。
曹义神情肃穆的讲述着在鬼哭隘口的战斗经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