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4章 烽烟蔽雨疑兵计,棋局暗藏废垒劫(2 / 3)

加入书签

的屏障,看到嵩山对面骠骑营垒中那个同样在凝思的对手。

宛城的求援信使,确实是曹军故意放过去的。

荀彧清楚,司马懿很狡猾,所以任何假冒的信件,或是信使,都有极大的可能会被司马懿识破,所以唯一能用的策略,就是‘真信使’。

信使是真实的,但是信使通行的道路,却未必是‘安全’的

‘司马仲达,狡黠多疑,用兵喜奇,不循常理。’荀彧对身边的将领分析道,‘宛城告急,他必生疑窦,不会倾巢来救。然宛城乃重镇,他又不能全然不顾。依其秉性,最大可能便是派出一支偏师佯动,做出救援姿态,一来试探我军反应,二来或可引我分兵阻截,他则固守营盘。三者么’

荀彧猜对了一半。

他猜中了司马懿的行动,但是对于司马懿的行动的判断依据,是错的。

荀彧是觉得司马懿还年轻,而年轻人,难免气盛,会不够沉稳,会表现得贪功冒进

但实际上,如果没有斐潜给司马懿送去四门火炮,说不得司马懿就会象是乌龟一样死守鬼哭隘,不会有什么举动。

火炮增强了司马懿的力量,但同样也加强了他的野心。

就象是米帝上市公司组建援交歌舞团的时候,未必不清楚这其中的风险和危害,但依旧是这么做了

荀彧正在推论之时,曹军兵卒来报,侦测到了司马懿的分兵动向,而分兵救援的兵卒数量,确实就象是荀彧所判断的一样,不是全军出动,而仅仅只是近千兵卒。

曹义顿时大喜,立刻蹦跶出来,请领军伏击这司马懿派往宛城的兵卒。

曹羲之前真是叫做灰头土脸,连兜裆裤都差点被司马懿给揭了,要不是荀彧前来指挥调配,不仅是飞狐废军堡丢失,连带着嵩山防线整体都眼看着要垮塌!

现如今眼瞅着司马懿‘中计’,这么便宜的好处在眼前,曹义自然是‘当仁不让’!

荀彧看了曹义一眼,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他下令让曹义带着两千步卒,于司马懿的援军必经之路的咽喉要道,依托地形修筑简易工事,多设旌旗疑兵,利用地利,以弓弩和滚木礌石进行伏击

虽然说弓弩在当下阴雨的条件下,威力大减,而且滚石檑木等也需要提前储备,也不是想要有就能有的,但是不要求全歼,只是伏击,曹义自然是觉得没有问题,兴冲冲领命而去。

荀彧思考片刻,又是给韩浩一支千人兵卒,让其待在曹义侧翼,一方面防备这一支司马懿的援兵忽然改变方向,从援兵变成偷袭飞狐堡,另外一方面也是如果这一支持兵败退,韩浩可以趁势追击。

韩浩自然也是领命退下。

等曹义和韩浩都点兵而去之后,荀彧才看了看荀恽,问道:‘汝以为,司马如今,策将何出?’

荀恽侍立一旁,心中仍在消化父亲之前对司马懿只派千馀援兵前往宛城的精准判断。这判断与斥候回报完全一致,让他对父亲的洞察力感到敬畏,却也隐隐升起一丝不安——司马懿真的会如此轻易地被看穿吗?

‘父亲,’荀恽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模糊,‘司马此獠只派这千馀人,既难解宛城之围,又易被我军截断他究竟意欲何为?莫非他识破了信使是我军故意放出,故而以此敷衍?’

荀彧微微点头,眼里面多少有了一些赞许的神色,‘司马确实是有所疑虑但是绝非“敷衍”’

荀彧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宛城乃要冲,黄汉升若真被困,他岂能坐视?此獠行事,看似冒险弄奇,实则步步皆有深意。他深知我军放出信使,必有后着。这千馀之兵,便是他投下的一枚石子。’

‘投石拔距?’荀恽目光一亮。

‘正是如此。’荀彧微微笑了笑,‘那么,汝以为,这石子,又是何意?’

‘其一,试探我军反应。看我军是全力阻截,还是按兵不动。若我军急于围歼此部,则兵力必被调动,营垒或显空虚。其二,还有可能是示弱。让曹子诚,甚至让我等,以为他司马也不过如此,被区区宛城告急所惑,进退失据。’荀恽很快的就回答道。

‘其三是什么?’荀彧追问道。

荀恽眉眼跳了一下,‘其三,便是将计就计,图谋于我等’

荀彧点头,‘既是如此,汝以为,此贼这“计”,又是落于何处?’

荀恽皱眉思索,‘既然司马此獠并非真的要去救援,那么他真正的目标’

荀彧没有催促,只是半闭着眼,静静的等待。

曹义和荀恽,之前在嵩山之处,干得都不怎么样

若是一般人,多半现在已经是严明律法,人头落地了。

毕竟不管是战败,还是冒功,哪一件不是杀头的罪名?

可是当下不管是曹义,还是荀恽,都还活得好好的,之前的事情也都揭过不提了。

批评教育之后,还是好同志么,培养干部不容易啊!

上位者的子女,有更多的容错率。

这不管古今中外,都是如此的

就象是现在,荀彧甚至可以用这嵩山战事来给荀恽浇灌营养,提供成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