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8章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1 / 4)

加入书签

第3738章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血腥的震慑之后,是更严酷的现实。

掌权的统治者控制资源分配,几乎就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曹洪的亲兵纠察队接管了关内所有仓库。

不论是粮草,还是肉脯,亦或是弓箭,刀枪,还有伤兵所用的可怜的那点金疮药,都被列入了管制的行列,只有凭着加盖了将军印章的条子,才能领取。

每日的口粮配给开始了。

不再是按人头,而是按‘贡献’。

基础的口粮,只有一小块硬得硌牙,掺着大量麸皮的杂粮饼,仅够勉强维持生命。

想要多吃一口?

想要换件干净衣袍?

想要得到伤药?

‘修复西墙垛口,进度最快者,全队加餐!’

‘举报私藏粮秣、散布谣言者,核实后,赏精米一升!’

‘畏缩不前,延误工事者,扣一日口粮!屡教不改者,军法从事!’

‘’

曹洪将自己的亲卫兵卒派遣出来,每日在关隘各处反复宣读。

即便是兵卒都清楚,这不过是曹洪的控制手段,但是总有人为了一口额外的吃食,甘愿卖命。

就这么活着呗

张三说,‘你看李四,不也是如此?’

李四说,‘你看王五,也凑合过啊’

王五说,‘张三都能忍,为什么你忍不了?’

为了那口食物,为了可能救命的伤药,为了不被扣粮饿死,士兵们像被鞭子抽打的牲口,疯狂地投入到加固工事中去。

王虔负责防御协调,他不得不绞尽脑汁,驱使着手下如同行尸走肉般搬运石块,挖掘陷阱,设置拒马。他看到有士兵为了争抢一个相对安全的防御位置而私下斗殴,被纠察队发现后,直接扣掉了整个小队的口粮,引发一片绝望的哭嚎。

李固则被推到了最危险的境地。他被曹洪‘委以重任’,负责组织纠察队。每一次镇压纠察兵卒,都等于是降低了一次李固在兵卒心中的地位。虽然绝大多数兵卒都知道,李固是执行者,但是因为怨恨无法直接面对曹洪抒发,也就自然算在了李固头上。

李固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私藏,也是从曹洪那里争取来的额外配给权,才能勉强安抚收买兵卒。但是每当被刑罚的兵卒发出惨叫,或是悄无声息的消失,李固的心头都在滴血

但是不管是王虔还是李固,都不敢违抗曹洪的命令,更怕被扣上‘谋逆’、或是‘怠战’的帽子,成为下一个陈茂。他们只能祈祷这些消耗,能换来曹洪的‘信任’,或者是什么‘奇迹’。

在曹洪的严令和生存压力下,整个汜水关内部被改造成了一个扭曲的陷阱。

什么陷阱,什么壕沟,什么拒马就不提了,关内的主关楼和通往它的几条狭窄阶梯和甬道,成了防御的内核。

其他局域被主动放弃毁坏,或进行了相应的改造。

街道被各种杂物、沙土砖块等彻底堵塞,只留下仅容狭窄的,随时可以封闭通行的曲折缝隙。

在街道两侧的屋顶上,布置了曹洪手下最忠诚的兵卒,持弓弩警剔的值守着。

大量拆毁房屋所得到的木料和柴草,被堆放在关键节点和房屋内。

曹洪还令人收集金汁,一桶桶的往关墙上运

不仅如此,曹洪让军校相互监视,鼓励举报,挑动兵卒搞兵卒,将阶级的矛盾转移到了普通兵卒的个人恩怨上,以消弭,或是尽可能的拖延兵卒和将领之间的冲突爆发。

王虔被曹洪‘倚重’,不仅是要负责局域防御,还要负责内部‘肃奸’。

他每日如履薄冰,不仅要监督工事,还要警剔任何可能的‘不轨’言论。他手下那个曾克扣口粮的什长,在目睹赵五惨死后,变得极其‘积极’,甚至主动公然的举报了两个私下抱怨口粮太少的兵卒。

王虔只能‘秉公处理’,将他们交给督兵鞭打示众。

看着手下人互相猜忌,彼此提防的眼神,王虔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

他们被分化了

甲怀疑乙是不是想要诬告,乙怀疑丙是不是搞骚扰,丙又疑心丁要举报他

所有人都所有人都在围着‘莫须有’的罪名在恐惧,在忙碌,在烦乱,也就没有多少心思去考虑其他事情了

每天都这么痛苦,也就只有某某时间才能快乐一下,又何必去认知痛苦的由来,何不享受当下的快乐呢?

曹洪的策略也算是成功了,所有人都被恐惧和饥饿驱使着,变成了这死亡陷阱上的零件。

不管是王虔,还是李固,都被捆绑在了这腐朽的汜水关之中。

对于这些中层军校来说,曹洪所提供的权柄,优待,利益等等,都等于是将他们和普通兵卒间隔开来,或许是一种‘重用’,也或许可以称之为是‘忠勇’,但不管最终是什么,都象是在主关楼深处,那些被曹洪亲兵严密看守的木桶一样,令人背后隐隐发凉。

到了每日傍晚,便是曹洪‘宣布捷报’的时刻。

或者说是表演的时刻

曹洪会站在主关楼的望台上,对着下方疲惫不堪,精神麻木的士兵,用尽可能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