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2章 残灯悬汉鼎,霜刃裂吴弓(加更)(3 / 3)

加入书签

个谁也不愿轻易提起,却又无时无刻不横亘在他们心中的名字。

黄盖脸上的怒容渐渐被一种巨大的落寞和怀念所取代,他猛地灌了一大口酒,哈着酒气道:‘若是若是公瑾仍在何至于此!’

这句话,象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情感的闸门。

程普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飘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在查找那颗早已陨落的将星,‘是啊若是公瑾仍在他必有办法说服吴侯,定下方略。或抗斐,或图曹,必是清淅果断,绝不会如现今这般进退失据,自相矛盾。’

程普的目光,变得悠远而哀伤,他缓缓道:‘公瑾不仅有经纬之才,更有调和鼎鼐之能。昔日老主公去世,军心涣散,人心浮动,内外交困,是公瑾稳定大局后来征讨江东,每每与少主并肩作战,奇谋百出,又能协调诸将,人尽其才哎即便后来辅佐吴侯,也是尽心尽力那时虽也有争论,但最终总能统一思路,上下同心’

程普顿了顿,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惋惜,‘公瑾在时,能知吴侯之心,亦能体谅我等老将之意。他能将吴侯之略,转化为可行之策,也能让我等明白为何而战,心甘情愿为之效死。他在,则文武和睦,新旧协力,江东虽险,却自有一股蓬勃向上之气!何至于像如今唉!

黄盖用力捶了一下自己的腿,恨声道:‘便是如此!若有公瑾在,那大耳贼刘备,岂能如此轻易在江东立足,还与那些世家眉来眼去?若有公瑾在,无论是打江陵还是打江淮,必有全盘谋划,断不会让我等去做这莫明其妙、吃力不讨好的偏师!更不会让吴侯被那群只知夸夸其谈、明哲保身的文臣和那些急于立功、不知深浅的新将所左右!’

沉默再次降临。

老将不再争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弥漫开的,无声的悲凉。

他们二人忽然清淅地意识到,周瑜的早逝,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位军事统帅,更是江东政权的凝聚力!

甚至是方向感,是一种兼容并蓄的胸怀,以及一种令人折服的魅力所在

而如今,他们的争论,其实折射的是整个江东在失去周瑜这根顶梁柱后,面临的巨大迷茫和内在分裂。

周瑜在的时候,知道周瑜重要,但是没有太大感觉,等到周瑜身故,才猛然发现,擎天之柱已崩!

威震天还来瞎搞

咳咳咳。

程普缓缓拿起酒坛,给黄盖的空碗再次斟满浑浊的烈酒。

酒水声在寂静中格外响亮。

‘我老了’

程普忽然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声音沙哑。

黄盖看向他,没有接话,但眼神中流露出同样的情绪。

‘我是说,’程普抬起头,目光扫过对面兄弟布满皱纹的脸庞和已然花白的须发,最终落在自己青筋凸起,布满老茧的手上,‘我们都老了。打不动了,也吵不动了。’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和认命:‘这江东似乎也和我们一样,开始老了。没了伯符时的锐气,没了公瑾在时的灵动只剩下算计、猜忌、和唉’

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沉重地摇了摇头,举起酒碗,‘喝酒吧。’

黄盖默然片刻,也缓缓举起了碗。

是啊,老了。

他们的身体在衰老,精力在衰退。

而他们效忠了一生的江东,在经历了早期的锐意进取之后,也进入了一个注重于权术平衡,但缺乏其父兄那种开疆拓土,吸引豪杰的强烈个人魄力的沉闷阶段。

尤其是在失去了周瑜这光彩夺目的掩饰之后,江东的弊病也就越发的明显了。

‘敬老主公’

程普哑声道。

‘也敬少主公还有公瑾’

黄盖的声音有些哽咽。

酒碗轻轻碰在一起,发出沉闷的响声,如同敲响了一段岁月的丧钟。

碗中廉价的烈酒入喉,灼烧着食道,却温暖不了那逐渐冰凉的心。

他们只是默默地喝着酒,沉浸在一种共同的、无力回天的预感之中

江东的命运,或许真的就象他们的年龄和这具已经开始腐朽的身体一样,最辉煌的时刻已经过去,不可避免地在走向下坡路了。

他们不是不想要去努力,去做出改变,但是他们老了。

年轻人觉得自己翅膀硬了,而他们都是老黄历了,所以根本就不愿意听,也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即便是偶尔听听,要么是装样子的,要么就是一旦他们说出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话,便是立刻翻脸甩袖而去

‘烦不烦啊!老说那些事情!’

‘我和你们有代沟!’

‘天下变了啊!’

‘别整天叨叨叨’

是啊,天下变了,但是有些事情古今中外,从未变过。

加更!国庆快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