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章(4 / 8)
br> 建奴罪行累累,必须死得不能再死,建奴钱却没犯什么错啊,可不能就这样没了。 赵辅认真点头:“陛下放心便是。” …… 诸万朝,几乎每个位面都不同程度地感染了延平王之风,也都有不少倒霉蛋因此而遭殃。 而始作俑者郑成功,已经带着他一船礼,回到了南明永历位面。 李定国正在湖湘一带水滨千里转战,出鬼没,不时对清兵给予迎头痛击。 清兵五十万大军来攻他,却一路杀得人头落地,损兵折将,甚至连整个湖南省都丢了大半。 李定国现在情况属击不足,自保有余,可继续苟一段时间,因兵力确实悬殊,要想彻底击败这群清兵反败胜,还是比较困难。 不幸是,另外几路情况就没他这么乐观了。 临国公李来亨带着夔东十三攻重庆,战不克,大军败走,损失十分惨重。 李定国花了好一番功夫,才辗转联络上李来亨,将人接来,不日即将抵达这里会师。 兵部尚书张煌言,这位虽然有勇有谋,因寡不敌众,目前清兵水师围困在崇明岛一带,处境相危险。 蜀王刘文秀,负责镇守后方新会城、也就是目前处退隐摆烂状态永历帝所在地。 这位纯属倒霉透顶。 他儿子刘震连夜投奔清兵,不仅之前坑了李定国一波,现在更是把后方新会城防卫全都卖了。 刘文秀毫无防备,直接就驱直入清军围攻,奋战而死,广东重地就这样得而复失。 然而,永历皇帝不愧是五间逃跑十六次「走子」,逃跑方面绝对行,一有风吹草动,立刻万分警觉,溜得比兔子还快。 那边刘文秀还在抗清,永历已经连夜收拾包裹跑路,北上过来投奔李定国了。 李定国:“……” 什么晦气东西,滚呐。 永历帝一路逃跑,见到清军势大,在外面虎视眈眈,害怕不得了。 他也想有骨气一把,他真做不到啊。 是,他去找李定国商量,说了一通话。 大意是,如今清人一统下大势已经不可阻挡,南明仅剩寥寥几片地域还在孤悬顽抗。 如此巨大差距,一眼可见,根本就没有兴起希望了。 了保全之计,晋王你还是放弃吧,即便不清人效力,也可自己解散旧部,卸甲归田啊。 李定国:“……” 听了这番声泪俱下劝告,他沉默了许久,一言不,已经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心境。 荒谬?可?还是悲哀? 在原本历上,下最后一位汉人皇帝居然是这么一号玩意。 也许众多负面情绪都有吧,也就是淡淡一点,稍纵即逝。 自从他看到了之前幕揭露了永历一大串不靠谱迹,他对永历就已经没有任何指望了。 没有期待,自然就不会失望。 什么乞师梵蒂冈,全信仰主教,什么拒绝北上,慌不择路逃入缅甸,什么自己已经打到缅甸都城下,准备救他出来了,还他一连写五封信逼退。@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反正永历一生,就是干啥啥不行,拖后腿第一名。 李定国本该在看到幕时候,就直接宰了这个丢人现眼东西。 之所留他一命,无非是觉得日后郑成功登基,受永历禅位,总归比自行登基名声更好听一点。 永历现在说出这番话,着实是给他心头敲响了警钟。 这厮禅位后太上皇,照他秉性,很可能继续惹出乱子来,加上永历身份敏感,也会有心之人利用,造成一系列问题。 李定国望着边翻涌层云,淡淡道:“陛下先写禅位诏书吧,写完之后,一切就跟你没关系了。” 永历心中大喜,还他同意了解散旧部,不继续反清。 即眉开眼,唰唰写好了禅位诏书,盖好帝王印玺:“延平王真可怜,要接手朕一堆烂摊子……” 他感叹话语戛然而止,感到一阵剧痛,低头看去,见心口霍然冒出了一截剑尖。 李定国握着剑,就站在他身后。 永历骇然地望着他,满是惊恐和茫然:“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