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都察进驻(1 / 2)

加入书签

第764章 都察进驻

在特殊时期的浪潮下,便会涌现出一批特殊的人,他们或为大人物,或是小人物,但不管怎样,他们的出现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在时代浪潮的席卷下,谁能顺利上岸,谁被卷进涌潮,所考验的绝不止是能力,更有一丝玄之又玄的时运!

内阁。

“李起元,你是觉得还不够乱吗!?”史继偕眉头紧皱,盯着神情坦然的李起元,言语间带有不满道。

“也亏得你们都察院能想的出来,居然要直接进驻到六部去监察,怎么?都察院是想插手六部?”

“我朝何曾有过此等先例,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照你们都察院之见,今后是不是还要进驻内阁监察啊!!”

质问声在此间回荡,朱国祚、钱谦益、孙如游等内阁大臣露出各异神情,看似无一人接腔,实则在场每个人皆有各自想法。

尤其是钱谦益、孙如游二人,不时瞥向毕自严的目光,那若有若无的敌意,无不表明他们的想法。

户部在这一时期的折腾,导致很多人的谋划被打乱了,这不仅让反制‘天子敕爵’的谋划胎死腹中,更给京察大计分权蓄势创造时间,现在好了,检察院继户部后开始折腾,而现在呢,都察院也不甘示弱了!

政治一向如此,一步错步步错。

本以为到天启三年了,情况会比先前要好一些,但所有人全都猜错了,情况似比以前更复杂!

让人揣摩不透的天子,后手似无穷无尽一般,往往上一件事还没有定数,跟着就发生新的事情,令人根本就应接不暇!

这感觉太难受了。

也太过于憋屈了!

“史阁老,本宪要提醒您一句。”在众人思绪万千之际,李起元撩了撩袍袖,不紧不慢的说道。

“都察院不是李起元的,也不是别人的,都察院是直属于朝廷的!适才史阁老提到‘你们都察院’这等字眼,难道是想表明六部是归属于内阁,而不归朝廷管辖吗?”

“你!!”

史继偕气急,一时不知该讲些什么。

看,这就是令人憋屈之处。

不管有哪件新事出现,总会有对应的人据理力争,尽管不少人都知道,这新折腾出来的事,必然是天子的意思。

可问题的关键,新折腾出来的事,是有人在前冲锋陷阵的,关键是他们真想将手头的事给做好。

这就是朱由校的厉害之处。

对待每件明确的谋划部署,他总是能找到最合适的人,叫他们在应在的位置上,去发挥他们的作用与才能。

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朱由校从不选择逃避,不管出现任何事情,任何风波,他总是坚定的站在这些人身后,这既是撑腰,又是壮胆!

对于想做实事的人,他们从不惧怕挑战与困境,他们所怕的,是想叫他们做事的人,会受到一些威胁与压力后,最终选择放弃他们,这就太让人心寒了。

作为上位者,是要懂得取舍,斩断不利,扩大有利,但是这不代表任何人,任何事,在利益面前都可舍弃。

真要这样,等底下的人都心寒了,等观望的人都看透了,那才是真正的危局逼近!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就是这种人,既想得到他想要的,又不想背负太多,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众叛亲离,愿意做实事的人,不是在心寒下死了,就是在心寒下绝望了,这才使得甲申国难得出现。

此等前车之鉴,朱由校如何会不明白,皇帝是孤家寡人,这点是权力特性带来的,但皇帝不能既当又立,这就太扯了!

想要名,就别想做事。

想做事,就别想要名。两者注定是对立的。

在名与事的抉择上,朱由校果断选择了事,至于名,哪怕有再多人咒骂他,抨击他,这又算得了什么?

史书终究是由胜利者去书写!

“李总宪,史阁老不是这个意思。”见气氛出现变化,钱谦益笑笑,先是看了眼史继偕,随后对李起元道。

“史阁老是心忧朝局,今下的情况较为特殊,可以说是人心惶惶,这个时候都察院要派驻一批人到六部去,难免会让人觉得多想。”

“钱阁老,您觉得谁会多想?”

钱谦益话音刚落,毕自严表情自若,端起手边的茶盏,淡然道:“说朝中人心惶惶,本阁为何没有感觉到?难道是有一些人心中有鬼?”

“督察进部一事,本阁就觉得很好,既然京察归了都察院,那监察中枢有司,就是都察院要履行的职责。”

“李总宪,别人怎样想,本阁不在意,户部愿接受都察院派驻监察,此事要在户部没办好,那毕某愿上疏请辞!”

“毕阁老高义!”

李起元见状,忙站起身朝毕自严抬手作揖。

钱谦益的脸色很难看。

孙如游同样也好不到哪儿去。

在内阁诸臣中,有三位主掌各部,毕自严管着户部,孙如游管着礼部,王象乾管着兵部,都察进部一事,没有人比他们三人更清楚代表着什么。

六部虽是合称,但各自所辖职权不一,可以说,六部是内阁之下,具体管理某一领域的核心,说是独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