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理藩院(1)(1 / 2)

加入书签

第883章 理藩院(1)

一场暴雪悄然而至。

天愈发冷了。

“这个崔呈秀,真以为做的那些事,别人就不知情吗?”东暖阁,盘坐在罗汉床上的朱由校,冷着脸,将手中奏疏重重摔下。

李若琏低垂着脑袋。

“知道朕对贪污厌恶至极,所以自始至终就没贪过银子,廉政院上下肃贪更是严厉。”朱由校冷哼一声。

“但是这不代表,为了推动查案,刺激到各方,就能肆意迫害人命,这是大明官员能做的事!?”

“崔呈秀显然是察觉到了什么。”

李若琏此刻道:“那批人都死了,崔呈秀想要的就是死无对证,眼下鸾卫这边,将收集的物证都进行了汇总,但是人证……”

“此事先压着!”

朱由校冷冷道:“等浙江的情况好转,等邵捷春、曹文耀他们恢复浙江秩序,那些大案都取得进展,此事再提上议程。”

“臣遵旨。”

李若琏当即作揖拜道。

政客是冷漠的,这点果真是不假。

朱由校压着怒意,心里冷冷道,廉政院让崔呈秀这等人执掌,那必然是阶段性的,倘若长期执掌的话,那廉政院就从根上烂掉了。

当初特设廉政院,朱由校就知这等特殊衙署,除了叫崔呈秀这些人暂掌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毕竟廉政院的初期,因为要触碰到太多的禁忌与利益,势必会被所谓主流厌恶,由此就会产生抨击与抵触。

朱由校不希望他倚重的那帮贤良与肱股,身陷到这种无意义的纷争下,所以权衡利弊下,才选择叫崔呈秀他们进来。

不得不说,跟聪明的人打交道,那就是省心省力。

崔呈秀他们也的确没叫朱由校失望,不管是查仓场案,亦或是查漕运案,期间还牵扯到衍圣公府一脉,齐鲁诸藩各脉,崔呈秀办的都非常漂亮,这不止让朱由校获取到政治优势,更让朱由校获得大批钱粮与土地。

这些都给同时期谋划的事,提供了很多帮助与便利。

但话又说回来,崔呈秀这帮家伙,就是一帮自私到骨子里的政客,哪怕是压制住他们某些欲望,可在别的地方,势必是会有反复的。

‘等浙江等地事了,廉政院要进行一次换血。’

想到这些,朱由校在盘算一件事,‘不过这件事要找个好的契机,要叫监察这套体系能促成一个完美闭环,毕竟监察体系乃大明利剑所在,这不止要砍向大明滋生的积弊与毒瘤,那监察本身也要有监察,不然监察出了问题,这不就成笑话了?’

人治社会,这些都无法免俗。

哪怕再提倡法治,可法,终究是为人服务的,有了人的参与,再简单的事,也是能变得很复杂的。

这一切都是人导致的。

朱由校比谁都清楚,想根除这一点,从制度,或律法方面,这只是美好愿景而已,根本就无法实现,别管到什么时期下,那都一样。

唯一能做的,能确保不持续的烂,那就是像割韭菜一样,定期开展对应行动,尽量维系住吏治清平,叫官场上的人清楚一点,犯罪成本太高,代价太大,那才会有所收敛,不然啊,这贪欲是止不住的。

“徐弘基他们到何处了?”

想到这些,朱由校看向李若琏道。

“禀陛下,已至徐州境。”

李若琏如实道。“把他们的罪证,给朕梳理清楚。”朱由校眸中掠过一道杀意,“等他们归京后,就安排人去午门叩阙。”

“臣遵旨。”

李若琏压着惊意道。

这样一来,在南京的留守勋贵,只怕超七成都要被抓啊,这跟他当初想的不一样。

李若琏以为那帮勋贵来京,最起码会等东南局势明朗些,天子才会对这些人下手。

可现在他明显是猜错了。

对李若琏考虑的这事,朱由校不知想过多少次了,怎样杀这帮自私的勋贵,朱由校早就有章程了。

南京的那帮勋贵多是开国的那批,京城的这批勋贵多是靖难的那批,但这都无法掩盖他们烂掉的事实。

眼下到了天启朝,大明勋贵规模增加不少,所以构建一个优胜劣汰的机制,明确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把朝廷威仪树立起来,叫天下知道,成为大明勋贵,并不代表就高枕无忧了。

你立下功,是要敕赏你。

可你行僭越之事,违背大明律法,那就要办你。

这样朝廷才能主导勋贵,而非勋贵把朝廷给主导了。

特权,朱由校当然知道无法取缔。

这是权力的伴生产物。

除非没有权力,否则特权就始终都在。

但朱由校要做的,就是把特权收缩,叫拥有特权的那些群体,一个个心底都能生出敬畏,拥有忌惮,不然一旦放松对他们的把控,那他们能做的疯狂之事可太多了。

触碰到的利益多了,连兵变都能干出来,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做的?

人都是有私心的,这是人性使然。

谁否认也没用,事实就是事实。

“皇爷,唐王孙他们到了。”

在这等境遇下,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