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名正言顺(2 / 3)

加入书签

以来,有西夷势力想侵犯此地,臣就想一件事,此地叫大明占了,也好过叫西夷占了。”

“东番固然孤悬海外,但离我大明并不远,尤其是福建、广东等地,倘若此地叫西夷给占了,这给我朝带来的影响太大了!”

“这也是朕的考量之一。”

朱由校点点头道:“东番固然很贫瘠,但近两年移到此地的大明子民也不少,临海诸地治理的也很好。”

“福建、江西出现叛乱时,朕就在想一件事,如果上述之地没有活路的人,能多一条活路,那他们会选择铤而走险吗?”

‘陛下这是想通过东番设省,加快福建、广东、江西等地移民,叫治下失去土地的群体迁移走,继而减轻东南诸省的压力啊。’

此话一出,朱国祚、毕自严、王象乾他们立时联想起来。

“叫福建去管着东番,这话说起来容易,可实际呢?”在众人思量之际,朱由校扫了钱谦益一眼。

“隔着大海,且海上变化极大,东番要出现些变故,福建方面能及时应对?与其这样,倒不如叫东番自顾!!”

将东番设省管辖,此事很早就在朱由校心里明确了,其实不止是东番,还有隶属广东的琼州府,今后也要设省,这在朱由校的眼里,这两处,就是大明的海上宝地,是今后攻略中南,攻略南洋的桥头堡!现阶段两地的开发,的确处在很落后的境遇,但把它们都提级统治,用五到十年的时间,去不断地移民与治理,那是不是就可以有所改变?

政治层面提升了,军事层面是不是就跟紧了?

大明海军缺的是什么?

不是战舰战船。

而是海上战略要地!

当初想尽办法,也要把隶属朝鲜的济州岛,给设法归大明实控,这为的不就是在海上有战略要地吗?

倘若在海上都没支撑地,你有再多战舰战船有个屁用?

“还有!”

在诸臣思绪各异之际,朱由校语气一变道:“朕要在东番设省,打算叫海关总署,直派分署到此地去。”

“既然开海了,那该缴的税,必须要缴足!”

“东南那边,以为做的隐秘,朕就不知晓了,哼,有多少海上走私,只怕朝中的不少人都清楚吧,包括内阁也知晓吧!!”

一言激起千层浪。

殿内的那帮大臣,特别是钱谦益,那心跳加快的更厉害了,有些东西一旦挑明,就代表天子极度不满了。

“海关税这一新税,朕当初既然在天津试行了,那今后就会推向全国。”朱由校眼神凌厉道。

“涉及海事,今后大明的态度同样明确,不可能在开开停停,既然开了,那就彻底的贯彻下去。”

“朕决意了,先在东番设承宣布政使司,至于按察使司,都司等后续再说,这左布政使就由曹履泰就任,右布政使由邹维琏担任!”

“至于各府州县职官,由吏部考察现有那些群体,通过了,就由吏部颁发告身,没通过就另选贤良担任。”

得,吏部又要擦屁股了。

崔景荣听到这里,心里立时回过味来,这次叫他来参加廷议,根本目的,就是让他把在东番的那些人,都提拔到该提的位置。

至于别的,跟吏部无关。

这件事,崔景荣他敢反对吗?

不敢!

“就这样吧。”

在此等态势下,朱由校摆摆手道:“内阁尽快拟份上谕,呈递到御前来,待朕御览后,就以内阁的名义颁发。”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道。

东番设省一事,朱由校就是要合理合法的推进,要叫内阁来明确,关键是涉及东番的种种,中枢有司,哪怕是内阁,都无权去插手,朱由校要直接来解决与处置。

这块海上宝岛,必须按着朱由校的意志来动,等到宝岛底蕴夯筑牢靠了,就可以归中枢有司分管了。

“要派去东番的人,内廷协调好没有?”

在朱国祚他们离开后,朱由校端起手边茶盏,掀起盏盖的那刹,对在旁服侍的刘若愚询问道。

“禀皇爷,快协调好了。”

刘若愚忙低首道:“特别是船舶诸院的人,王徵从各地抽调一批人手,待各处都聚于天津,就一同乘船赶赴东番。”

“告诉张彝宪,派去东番的人,一个不少的都带去东番。”

朱由校喝罢茶,神情正色道:“把此事给朕办好了,眼下的东番,需要把短板都给补齐,藩属琉球复国,东倭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在东番的海上力量,不能只指望那帮在海外的汉商,自身必须要足够硬才行,福建、浙江等地的事,就是教训!!”

“大明在海上丢掉的,终究是会找补回来了,眼下,大明不止要在北方诸省沿海发展海上力量,更要在南发展。”

“东南乱了,短时间内想发展起来不现实,但东番,是有机会的,给魏忠贤的密旨,要叫他认真去理解。”

“奴婢遵旨。”

刘若愚当即作揖道:“奴婢会亲自跑一趟,把皇爷交代的这些话,原原本本的讲给张彝宪。”

“还有,再去一趟少府。”

朱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