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科技畅想(1 / 2)

加入书签

“碲化镉长在玻璃上,碲化镉和玻璃长在一起,近乎是一体。”

“上世纪90年代,采用电沉积技术研究和制备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池转换效率达到了58。”

“行业共知的常识,单晶硅电池效率为250,多晶硅电池效率为204,cigs薄膜电池效率达196。”

“随着科技发展,我们将碲化镉薄膜电池效率提高到1719,效率足足提高三倍多。”

“但是,三倍不是我们的极限,碲化镉薄膜电池效率超过单晶硅电池效率是存在可执行的方案。”

“单晶硅的缺点和劣势已经表明他的局限,碲化镉的优势也表明他的优势。”

“未来的光伏产业竞争中,谁掌握提高碲化镉薄膜电池效率的技术,谁就占据未来市场。”

“研发是长期而持续的投入,只有投入才能产出高含量的卓越技术。”

“第一批科研经费预计是4500万,当然,这是第一批科研经费,后续还会有投入,具体数目不确定。”

坐在席位上,听着技术员汇报碲化镉玻璃研究,唐铭感觉他的脑袋隐隐作痛。

碲化镉薄膜电池效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很难,提高到250,不知道要走多少年的路。

他不抱希望碲化镉薄膜电池效率短时间内达到250,只要超过西方国家的电池效率就可以。

卓越的技术不是遥遥领先,而是超过你的对手。

只要比对手多出01个点,就是当之无愧的胜家。

科研投资必须投资,但他不能光听技术员汇报,还是要看到实效。

外行指挥内行会做错事,外行看到实物,看到切切实实转换效率,这是验证。

科研欺骗的案例多了,他也要长一个心眼,不能被科研人员骗了。

和李榷交换眼神,唐铭看到李榷眼神中的无奈。

科研资金研讨无比无聊,听着听不懂的技术,在他耳朵中,任何技术突破都是张口要钱。

一笔一笔科研经费投入,每年提高1的电池效率,他也是心碎。

对手已经达到1813,他们还在努力突破1560。

253的差距,不知道多少年能够赶上。

现实问题倒逼,知道有253的差距,不追赶也不行。

无法换赛道走路,只能在同一条路上竞争综合实力。

好在综合实力比西方国家物美价廉,才换取市场上的狭窄空间。

光伏产业竞争愈发严峻,日本、德国两个国家实力太强,想要竞争要使出吃奶的力气。

靠近李榷,唐铭小声问道。“约旦第二期光伏项目即将公布竞标名单,我们在不在名单里?”

李榷小声回应,“一共24家公司,我们是第15家公司。”

“中盛能源排在第4位,估计能够拿到部分业务。”

“我们很危险,竞争对手太强劲,想要拿到业务要另辟蹊径。”

“我找了约旦水务局负责人,他们给不了准确答复,现在只能等待24号竞标。”

“规则以内不好解决,规则以外,竞争对手都有实力,我们也没有优势。”

“唯一的优势是我们有独立完成沙漠组建的经验,这是唯一的亮点。”

唐铭不认为沙漠组建是亮点,如果这也算是亮点,其他23家公司亮点更多。

和国际一流公司同台竞争,虽败犹荣,不是丢人的事。

国外市场占据比不足23,在提高占据比只能依赖和国内一流光伏公司合作、提高核心竞争力。

一带一路上的国家需要光伏产业满足电力需求,而电力竞争成为资源竞争的单一项目。

太阳能发电是清洁能源,而且价值便宜,满足贫穷国度用电需求。

紧跟着一带一路国家,光伏产业拿下订单,拓展国际业务需求。

技术员讲解完,另外一名技术员接着讲解。

专业事有专业的人干,唐铭、李榷负责拨款,拨付科研经费。

“不要想着能拿到业务,24家公司分羹,就算是分到也吃不饱。”

“土耳其是一个新领地,可以深耕土耳其光伏市场。”

“德国光伏建设成本太高,明眼人都知道是有意收割,土耳其也不是傻子。”

“两家企业竞争,一家贵的要死,一家廉价而能保证质量,他们会知道怎么选择。”

“哈士奇看不起任何一个人,我们也不需要他看得起,只需要他手中的资金。”

土耳其有600兆瓦的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需求,总投资363亿美元。

但是,363亿美元中21亿美元来自德国国有的kf风电开发银行,相应的建设项目已经被德国拿走。

剩下的153亿美元投资,也不可能全部拿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