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1 / 3)
第45章册封
其实还是有些慌乱的。
夜太短了,时辰原本不够。
回到撷英宫,宋秋瑟先是歇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这一身衣裳没法解释来处,不能见人。于是又起身更衣,将从太子宫中带回来的新制衣裙交给闻鸢,让她藏好。
闻鸢接了衣裳,有些可惜道:“姑娘若是能在日光下穿一穿,便知太子I是何等用心了。”
宋秋瑟换上了自己的衣裳,坐在床榻上,道:“我看出来绣工不俗,我也知太子用心,收起来吧。”
回来这一路上,她足尖半点不沾尘,绣鞋也是干净的。宋秋瑟将鞋子也藏进了箱子底下。
李曜很会护人体面,她要见人的地方一片光洁,然而私下在那些隐秘的位置,却是红紫的不堪再摩擦了。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品尝禁果。
感觉是一一不太行。
许是那些话本子描绘的过于香艳了,将她的期许推到了一个不肯能的高度,可是,说真的,不够。
曾经期盼已久,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东宫寝殿中恩爱的痕迹太过明显,孟音立在门边,想进屋收拾,李曜却坐在门槛上一摆手,示意不用她管。
孟音垂首退下。
王家姐妹清晨来给太子请安。
太子也不避讳,就在寝殿门口见了人。
昨夜里王家姐妹被安排在同一个院里,谁也没等来太子。今晨一身喜服都还没脱下,便携手而来。
李曜衣衫不整,宽松的袍子很是随意的挂在身上,寝殿中一片颠鸾倒凤的痕迹。
王氏姐妹不瞎,一眼就看出来这里昨夜发生了什么,两人脸色顿时煞白。她们来之前就知道,太子不可能待见王家女,她们嫁入东宫的用处,一是为了盯着东宫的动向,二是为了给太子和太子妃之间制造一些麻烦,最好能使夫妻离心,东宫不睦。
可谁也想不到,太子竞然在良娣入宫当日,在自己的寝殿里宠幸了旁人。太子此举不仅是在打王家的脸,要知道,再有两天,皇上亲自指婚的太子妃就要过门了。
到时太子妃又该如何自处?
两位王家女对视一眼,心里又惊又疑。
一一到底是哪个女子如此厉害,能在大婚前爬了太子的床?东宫里什么时候冒出了这么一号人?
李曜观赏着她们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互相眉来眼去的,等她们的情绪平复的差不多了,他才慢腾腾开口问:“你们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仿佛真的要好好认识一番似的。
两位王家女敛眉回话。
“臣妾王妁,是姐姐。”
“臣妾王娉,是妹妹。”
亲姐妹的长相和神韵多少都有些相似。
李曜盯着她们的脸端详了一会儿,低声笑了一下,道:“回去吧,孤对你们提不起兴趣,呆在你们自己的院子里,安分守己。”王家二女小心翼翼退出院子。
李曜看着庭院中被雨水打落一地的乱红,道:“这雨来的真是时…”临出嫁前一天,沈贤妃把宋秋瑟唤到面前,认真瞧了她许久。灯下昏黄,宋秋瑟被瞧得有些不好意思:“姨母可是有什么话要交代?”沈贤妃拉了她的手:“让姨母最后再看看你,在这宫里,走到最后面目全非的人太多了…你要保重自己。”
宋秋瑟低低的应了一声。
沈贤妃又道:“有些时候不可心软,如果遇到你自己处理不了的事,记得回来开口。”
宋秋瑟双眼清亮,看上去没有丝毫伤情。
沈贤妃心里既无奈又心疼,到底是没了家的孩子,心里也没什么牵挂,身如浮萍,怪可怜的。她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一对玉镯,亲手戴在她的双腕上,说:“回去准备吧,好好休息。”
六月十三日。
皇上命宁国公江淙为使,持节册宋秋瑟为太子正妃。宋秋瑟身穿吉服,头戴凤冠,前往宣政殿前与太子完婚。东边支起了高高的红绸灯笼。
宋秋瑟远远望见了御街两侧的人。
原来太子大婚这一日,是需满朝文武都见证的。宋秋瑟从后宫走到前朝,明白自己脚下的每一步都是走向一方新的天地。太子早已等候在大殿门前,冠冕下他目光冷峻,笑容疏离,俯视着整肃而来的仪仗。
宋秋瑟终于意识到那一句“做给别人看”是什么意思。她被使节送到了大殿前,再由太子用红绸牵了她,走进殿中。皇上坐在高堂上,身边空着一个位置,没有其他妃嫔在殿前,内侍呈上两尊玉盏,里头是酒,刚端起便能闻到清冽的酒香。太子与太子妃将酒敬皇上。
皇上今日倒是笑得温和。
三拜礼成。
这一场大婚,直到寅正,才走回东宫。
走到最后,人潮逐渐退了下去,只有夫妻二人来到床榻前,转身并肩坐下。孟音端来了合卺酒。
两只酒杯之间系着红绳,还追着一块同心佩。宋秋瑟尝了一口,这酒比殿前那杯烈的多。孟音跪在一旁,接走了酒杯,温声道:“请太子、太子妃殿下安寝吧。宋秋瑟撇眼看向床头的红烛。
那一晚的龙凤烛早就烧干了,今夜换了一对新烛。宋秋瑟刚要张嘴说点什么,李曜抬手抵住她的唇,轻声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