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在文化战线上的交锋(2 / 3)

加入书签

张?”  “但这些报道,确实影响了我们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形象。”另一位代表冷静分析。  “如果不及时应对,可能会让我们失去一些重要的中立国家的支持。”  一片讨论声中,李凡站在会议桌的另一端,静静听着。  他的脸上没有显露出任何情绪波动,只是在众人争论时缓缓抬手,打断了声音。  “各位,”他微微一笑,语调平静却有力,“难道你们觉得,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解释的问题吗?”  “李总,您什么意思?”有人疑惑地问。  李凡走到屏幕前,用手轻轻敲了敲上面刺眼的标题:“他们的质疑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动作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别忘了,媒体的炒作背后,是他们自己的商业巨头和文化机构,都感受到了威胁。”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所以,解释没有意义。行动,才是最有力的回应。”  很快,一场反击战悄然展开。  李凡召集了星联的公关团队和技术团队,制定了一份应对计划。  他们决定用事实和数据,直接反驳新大西洋联盟的质疑。  “第一步,把我们在非洲的环保项目成果拿出来。详细数据和受益地区的视频都整理好。让全世界看看,我们的行动,如何改善了那里的生态。”李凡指挥道。  “第二步,联系东南亚的合作伙伴。联合发布一份声明,强调星联对文化保护和教育资源均衡的贡献。”  “第三步,启动社交媒体战役。”李凡转头看向公关负责人鲁语芙,“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这些质疑变成笑话。让全球的普通民众明白,我们做的到底是什么。”  鲁语芙点头,补充道:“要不要再加点幽默的梗?比如直接用事实,打脸那些媒体的言论。”  “当然,”李凡露出一丝笑意,“既然他们热衷表演,我们就让他们出尽洋相。”  几天后,星联的在各个社交平台上的官方账号,都发布了一条视频。  视频标题简单明了:《事实胜于雄辩》。  视频中展示了星联环保项目的成果:  非洲的一片沙漠被重新绿化,原本干涸的土地上,长出了茂盛的植被;  东南亚偏远地区的学校,安装了星联捐赠的智能课堂设备,孩子们通过虚拟课堂学习全球顶尖课程。  最后,视频镜头停留在一位非洲母亲脸上,她感激地说:“这些改变,是星联和他们的团队带来的。谢谢你们。”  视频发布后不到一分钟,播放量迅速突破百万,评论区被无数点赞和支持刷屏。  “这才是真正的社会责任!”  “星联的行动,让那些无脑质疑显得可笑。”  “某些西方媒体,只是害怕自己失去话语权。”  与此同时,李凡和他的团队,通过全球新闻发布会,直接面对媒体。  他站在发布会的演讲台上,用他一贯的自信语调说道:“星联的社会责任,是实实在在改善了数百万人的生活。这不是口号,也不是秀场,而是基于技术和资源的长期投入。”  “至于那些质疑,”他顿了顿,嘴角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我只想说,如果为世界带来积极改变是一种威胁,那这种威胁,我们欢迎得更多一些。”  台下一片掌声。  李凡的语气和态度,不仅成功反击了那些媒体的质疑,更让星联的形象,进一步巩固在国际舞台上。  当天晚上,李凡坐在星联总部的办公室里,透过落地窗望着灯火辉煌的城市。  他的手机响了,是鲁语芙发来的信息:“公关战役的反馈很成功,星联的形象,在国际舆论场上稳步上升。”  李凡轻笑

了一声,合上手机,自语道:“文化战线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是制定规则,让他们只能跟着我们的节奏走。”窗外的夜空,深邃而辽阔,李凡的目光,像是穿透了这片黑暗,落在了远方的非洲大地......  非洲撒哈拉边缘地带,夕阳染红了沙漠。  起伏的沙丘中,一片新绿让人眼前一亮。  星联资助的植被复原项目,刚刚完成阶段性验收,大片防风林在沙漠中拔地而起。  工程师们兴奋地测量着风速和沙土含水量,记录着绿洲扩展的每一步。  镜头从远处拉近,这片绿地的图片,正在“全球经济论坛”的合作签约仪式屏幕上滚动播放。  台上的李凡神色平静,但眼神中透着自信。  他的手放在桌上,另一只手握住来自联合国生态组织代表的手。  签约仪式的主持人宣布:  “星联集团将与联合国生态组织,联合推动撒哈拉沙漠绿化项目。  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复原100万平方米的土地,这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里程碑,更是科技与公益结合的典范。”  全场掌声如雷。  李凡坐下后,翻开另一份协议文件,笔锋锐利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接下来,是欧洲绿色能源研发项目的签署仪式。”主持人的声音再次响起。  签约间隙,欧洲能源技术联盟的代表拉莫斯主动靠近李凡。  随后递过名片,语气试探:“李总,星联对能源领域的介入力度真让人佩服。不过,您觉得亚洲联盟在技术上,能和我们欧洲对比吗?”  李凡接过名片,微微一笑:  “拉莫斯先生,技术不是属于某个地区的,它属于敢于探索未来的人。  星联的目标,从来不是跟谁平起平坐,而是让全世界看到,最好的技术,是能为人类服务的。”  拉莫斯挑了挑眉,似乎对这句话有些意外。  李凡则淡然地转头看向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