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展望未来的太空文明(2 / 3)
。 屏幕上的小行星带资源储量,几乎是地球的百倍。 “第二个问题,”李凡继续,语气更为坚定,“我们如何突破地球资源的限制?答案是——太空制造。” 大屏幕上播放了一段模拟视频:在失重环境下,精密设备以零误差的精度制造完成。 李凡指着屏幕解释:“太空环境为制造业提供了独特优势,能够生产地球上无法实现的高精度产品。 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全球经济注入新动力,让资源匮乏的国家,也能参与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但也有人皱眉。 镜头扫过一位学术界代表,他低声嘀咕:“这听起来很宏大,但现实中太空制造成本高得离谱,普通人能受益吗?” 仿佛听到了他的心声,李凡主动回应:“有人担心,这种高端技术会成为新的垄断工具。但我想说,技术的本质,不是垄断,而是共享。” 话锋一转,李凡的神情多了一丝肃然:“共享,并不意味着没有挑战。我们要对抗的,不仅是技术的难度,还有旧框架的顽固。” 他举了一个例子:“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或者说从星联创立开始,我们遇到了很多反对声音。 有人说,星联技术改变了市场规则;有人甚至指责我们,削弱了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他耸耸肩,语气中带着些许自嘲:“但改变从来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必须敢于破局,才能让未来真正到来。” 屏幕再次切换,这次是一组对比数据:传统经济体系下的发展瓶颈,与太空经济带来的可能性。 “我们希望通过技术,让发展中国家不再受制于传统经济体系。”李凡的语气逐渐高昂。 “通过太空经济,他们可以绕过地球资源的枷锁,直接参与全球分工。这不仅是一个经济机会,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演讲接近尾声,李凡看着台下众人,眼神坚定:“技术是桥梁,而不是高墙。我们的目标,不是让星联成为一座孤岛,而是让星联的技术,成为每一个人的未来。” 他指着屏幕,最后定格在一句话上:“太空的边界,是希望的边界。” 全场掌声雷动,弹幕纷纷刷屏: “李总说得太燃了!” “星联yyds!” “为这样的未来努力!” 演讲厅内,气氛渐入高潮。 李凡微微一笑,低头调整了一下话筒,眼中却闪烁着一种穿透力极强的光芒。 他的语调依旧沉稳,但隐约透着一种即将揭开全新篇章的兴奋。 “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未来的计划。”他说道,语气比之前更为庄重。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星联将启动三大核心计划。这些计划,不仅关乎技术进步,更关乎我们这个星球的命运。” 第一计划:太空能源的革命。 大屏幕上显示出一幅太阳能收集卫星的概念图,伴随着缓慢的动画演示,观众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 “我们的第一个计划,是‘太空能源计划’。”李凡指着屏幕,解释道。 “目前地球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就是能源短缺。而太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在地球外部,利用太阳能收集卫星获取清洁、高效的能源。”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挑战的意味:“我知道,有人会质疑,这样的计划是否现实。 但我想告诉大家,现实从来都不是我们的界限。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漫长的时间,但如果成功,它将彻底改变我们对能源的依赖。” 台下一片低声议论,有人点头,有
人眉头紧锁。“当然,”李凡忽然笑了,语气轻松了一些。 “我们也会解决在技术初期,可能带来的一些小麻烦,比如,确保你家的电视,不会因为太空中的能量传输而被烧坏。” 这句话瞬间引来一阵笑声,紧张的气氛被稍稍化解。 第二计划:教育连接未来。 画面切换到一群孩子在教室中,通过“星链+”与远程太空实验室进行互动学习的场景。 “第二个计划,是‘星际教育基金’。”李凡语气温和了许多。 “这是一个为全球年轻人,尤其是资源匮乏地区的孩子,提供学习机会的计划。 我们希望每一个孩子,无论出生在什么地方,都有机会接触最前沿的知识,甚至参与到太空项目中。” 他讲了一个故事:“我收到过一封信,来自一个小山村的男孩。他说,‘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学到这么多东西,‘星链+’让我看到了一个从未想象过的世界。’” 李凡停顿了一下,声音低沉:“这封信提醒我,教育是打开未来的钥匙。没有教育,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承载希望。” 台下的掌声逐渐响起,但他没有停止。 “我们不仅要给他们知识,更要给他们希望和机会。‘星际教育基金’的目标,不是培养少数精英,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到未来的太空文明建设中。” 第三计划:全球合作的承诺。 屏幕上最后显示的,是一个地球的全景图,覆盖着一层“星链+”网络,连接着各大洲。 “最后一个计划,也是最重要的——‘星联公约’。”李凡深吸了一口气,语气更加沉稳。 “太空技术,从来不是一个国家的专属,也不应该成为任何一方的垄断工具。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资产。” 他转过身,面对屏幕,用激光笔划出一条红线:“这条红线,是过去的边界。而我们的目标,是打破这条边界,让技术成为桥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