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军令状 事终了(3 / 3)
终报告为准)。
李开朗亲力亲为的表现,让几名年轻的质检员好奇。
他们还是头一次见领导如此身体力行地做这种“琐事”。
中午时分。
别人都去食堂吃饭,李开朗拿了俩窝窝头就在库房吃。
一手啃着,一手还不忘更新着检验状态。
到了下午,李开朗会集中精力审核当天填写的所有入库、出库单据,特别是那些容易出错的地方。
之前老王头抱怨的货单数量不符、状态混乱问题,此刻全都摆在了李开朗面前。
李开朗亲自下场监督,库管和质检员没人敢胡来,但也不是没人顶风作案。
只不过在他眼前,无所遁形。
老王头私下跟人嘀咕:“这个愣头青,轴是真轴,但眼睛也是真毒!”
“以前那些错咱也隐约觉得不对劲,就是嫌麻烦没深究,他倒好,一个个揪出来。”
“他这么搞,单据是不错了,可我这老伙计是快被他累死了还是清闲了,自己也说不清。”
李开朗的“高压独断”带来的效果显著。
库管员们被压得喘不过气,至少明面上的阳奉阴违少了。
只不过暗地里却发展出了更隐晦的对抗。比如,他们会刻意放慢实际点货、备货的速度。
“李科长在盯着表呢,咱们得写清楚,写清楚就得慢点点,点细点对吧?”
排队等待装卸的司机们怨声载道,矛头自然指向了始作俑者李开朗。
时不时就有司机对李开朗半抱怨半嘲讽地喊:“
李科长,你在这坐镇,俺们倒是放心不会少根螺丝了,就是这一天能拉一趟活变半趟,喝西北风啊!”
生产车间因为某批急用配件入库比平时慢了半天,车间主任一个电话直接打到了钱科长那里,语气相当不满:
“钱科长!你们材料科搞什么名堂?打个配件入库搞这么久?仓库是不是换新人啦?眈误生产进度谁负责?!”
种种压力都传到钱科长这,电话接得他头皮发麻,烟灰缸里的烟头堆成了小山。
几次踱步到库房门口,尤豫着要不要进去,但最终还是忍着不去。
这也间接帮了李开朗。
连续几天的以身作则,效果也是有的。
第五天早上,一名年轻的质检员在质检完一批物料后,尤豫了一下,竟主动走到了黑板前。
他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注视下,拿起粉笔,在那批组件的状态栏里,清淅有力地写上了“【质检合格-陈】”几个字。
旁边的老质检员立刻咳嗽了一声想制止,小陈却鼓起勇气大声说:“王工,这批物料没有任何问题,李副科长不是说过程透明吗?我觉得写清楚挺好,谁想知道进度一目了然。”
虽然他声音还有些发颤,但这个举动无疑打破了坚冰。
小陈的行为象一个信号。
虽然老质检员们依旧沉默,但一种微妙的变化开始蔓延。
中午时分,另一位年轻质检员在处理一批例行检验的标准件时,也默默地拿起粉笔,在映射品名下写了“检验合格”。
两个小小的举动,在黑板上显得格外醒目。
一直独来独往的林老师傅,在检完的一批物料后,难得地对身边还在尤疑的老质检员说了一句:
“李副科长不容易,这板子,写清楚了,真省得库房的人一趟趟来问,咱们自己也清楚手头的活。”
声音不大,却象一阵微风,吹拂着沉闷的库房。
库房外,前几天抱怨的司机师傅在经历过一次因单据混乱不清被暂扣后,看着眼前这份严格规范的出库单时,感叹了一句:
“嗨!虽然等得是久了点,但这单据看着是真舒坦!清清爽爽,一是一二是二,少他妈多少扯皮麻烦!”
种种成效初见端倪,听到李开朗不由地心中一热。
“终于是成了!”
连续几天高强度的工作,盯防规范、更新信息板,还要应对各种明暗的压力和冷眼,李开朗身体有些透支。
要不是身体硬朗,早就病倒了。
之后又观察两天,看着库房一天天的变好,李开朗总算是履行对钱科长的承诺。
“李副科长,好样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