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崔元婚事 最后准备(1 / 3)
第752章 崔元婚事 最后准备
另一边。
今天正是崔元和柳安的婚事。
院里的气氛像被糖浆浸透,洋溢着难得的喜庆。
崔元摸着炕头那件簇新的蓝布褂子——这是柳安托隔壁王大妈赶了三个通宵的成果。
布料虽是最寻常的劳动布,但做得硬挺,立领盘扣针脚细密,衬得他常年寡淡的脸也有了精神。
柳安也被母亲田花唤起。
田花从箱底捧出珍藏多年的大红碎花灯芯绒罩袄,那是她出嫁时的体面衣裳。
“我的姑娘哟,今儿起就是崔家媳妇了”
田花嗓音发哽,粗糙的手指穿过女儿乌黑的长辫,“到了那边勤快些,跟你元哥好好过日子。”
柳安一个白眼:“妈!你说说啥呢,我就是嫁过去了,又不是以后都不回来了。”
“您要舍不得,我以后我天天会来看您。”
田花被柳安这话一打岔,原本泪眼婆娑的双眼立马止住。
“你个姑娘家家的,尽说这话。”说罢,轻轻打了柳安一掌。
“啊!干嘛呢妈!大日子的大头不好!”柳安嘟着嘴道。
“让你长长记性,都老大不小了还嫁人了,还跟小孩子一个样。”田花点了点女儿的额头。
“知道啦!”柳安嘟嘟嘴不服气,转头对着镜子看着今天的妆造,还挺好看的。
刚过十点,小院便喧腾起来。
师父柳化中第一个到,灰布中山装洗得发白却扣得严整,左手提鼓囊布兜,右手拎着竹篮。
“元子,安安!年头紧巴,这点棒子面跟红糖,就当师父添的嚼谷。”
“噔噔噔”的脚步声震得地面微颤,师兄沉木提着一小麻袋跨进门:“东北老家捎的黄小米!熬粥养人!”
李开朗拎着布袋紧随其后,袋口泄出雪白的面粉。
白修文也拎着一小袋大米进来。
其他亲戚朋友也陆陆续续到来,大家手里也提着些粮食过来。
一筐晒透的红薯干、瓦罐油汪汪的腌咸菜疙瘩、一包炸花生
大家提来的粮食都不多,却也表示着一点心意。
在这个时候办婚宴请大家齐聚一堂吃饭,可是件大出血的事,大家都不会让他们吃亏。
亲戚朋友们陆陆续续到达,一时间院里瞬间热闹起来。
倒座房前的空地小院扫得锃亮,摆了简陋的两张方桌,铺了红布,虽然简陋但欢庆不减。
亲戚朋友们说说笑笑,带来的粮食让这宴席显得分外朴实。
“吉——时——到——!”沉木的吼声刚落,院外“噼里啪啦”炸响一挂鞭。
柳安搀着母亲踏出房门,红袄似一团火灼烧了灰扑扑的院落。
崔元疾步上前,两人的手掌触碰。
师父柳化中挺直微驼的背脊,肃立中院:“今儿各位来参加我徒弟和侄女的婚事,我替两个孩子鞠一躬!”
朝四方深躬,掌声混着“应当应分”的回应炸开。
“元子跟我学艺虽仅有2年有馀,手稳心细,安安是我亲侄女,懂事知理!往后日子”
仪式简单到极致。
没有什么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没有信物交换,没有繁文缛节。
可当崔元掀起柳安红袄袖口,将师父递来的红绳系上她腕间时,院中喝彩声几乎掀翻瓦片。
“好!”
“恭喜恭喜!”
“喜结连理,祝愿白头偕老!”
大家纷纷出声祝福。
婚礼仪式就此结束,宴席便准备开始。
厨房里蒸汽氤氲。
几个亲戚帮忙做着,将大家送来的粮食一一用上。
将白面与玉米面揉成太极状,擀开切成韭叶宽。
田花炝香箩卜白菜,咸菜丝淋上三滴香油。
李开朗送的白面被捏成三十个元宝饺,蒸屉一掀,香气勾得人肚肠鸣叫。
那油炸花生米此刻也派上用场。
很快,宴席做好。
大家捧碗执筷,“稀溜溜”吸着面条。
沉木蹲在台阶上捧海碗喝汤,喉结滚动如擂鼓。
柳安弟弟柳强捏着饺子细嚼,油汁从指缝淌下也浑然不觉,吃完后舔净碗底,盯着崔元傻笑:“姐夫,啥时候抱外甥?”
柳安颊生红云,崔元只闷头给她碗里添饺子。
一时间,小小院子里热闹非凡。
大家有说有笑,虽然没有什么大鱼大肉,但也让大家吃的尽欢。
崔家的热闹非凡,自然就显得院子其他人家的凄凉。
贾家。
听着倒座房传来的阵阵喝彩声,贾张氏却不是那么滋味。
裹着瘸腿歪在炕上,隔窗啐道:“穷斗擞!连片肉都没有!”
想到少管所里的棒梗,她捶胸哭嚎:“我苦命的孙儿哎!还不知挨谁的打”
秦淮茹攥着抹布立在阴影里,也在想着棒梗是不是受苦了,以前都没离开过她身旁。
这冷不丁不在了,显得更加珍惜。
想要去看棒梗,但一想到易中海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还是狠下心来。
秦淮茹听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