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登极议事上的暗中交易(2 / 3)
遗谕?”
“驱逐俺答,收复河套。”
严绍庭目光幽幽的注视着杨博,眼看着对方的脸色在瞬间变了几个色。
杨博面带尴尬的无声干笑着,随后才眼神深邃,语气悠长的说道:“润物啊……先帝此等遗谕,岂是老夫能置喙插手的?今日太子登极即位,也该是与新君议论此事才对。”
严绍庭却是连连摇头:“部堂有所不知,新君已知晓此事。但部堂却是当朝大司马,执掌兵部,管辖天下卫所军马。先帝之遗谕,加付下官之身,可下官未曾统兵御边,若要全先帝遗志,下官可得要部堂大力支持,于宣府、大同、山西、延绥等边镇筹措军马钱粮,方能成大事,复河套,造不世之功!”
杨博却是瞬间眼神一闪而过。
他有些不确信的看着严绍庭:“润物欲要亲自领兵为国出征讨伐贼部?”
当明白严绍庭的用意之后。
杨博便开始迅速的思考起来。
严绍庭若是在新君即位之后,亲自去边镇统兵出征,这件事情会给自己和晋地带来怎样的影响。
君不见,眼前这位太子宾客方才开口之间,就已经将九边之中的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四镇给囊括其中。
而好巧不巧,晋地晋人对九边的影响力,主要就集中在这四镇。
难道严家想要开始将手插进九边了吗?
听到杨博的询问,严绍庭便知道对方心中所想。
但他却转口说道:“先帝遗谕,下官不敢不遵。但下官却也未经边镇,因此还想请部堂从中游说,现任右佥都御史、宁夏巡抚王学甫,久在边镇治军,经验丰富,若能有部堂作说,想来下官可得王公之才,用兵边墙,驱贼部,复河套。”
杨博此刻目光愈发变得凝重起来。
他没想到严绍庭不光是想亲自统兵边镇,征讨俺答,收复河套,还真的将手查到晋地晋人的地盘上了。
那王公王学甫,其实就是王崇古。
山西平阳府蒲州人氏,当朝翰林院张思维的亲舅舅。而他杨博,也同样是蒲州人。
杨博一念之间,面露笑容:“朝中文武无数,边镇干将能臣众多,不曾想润物竟然会提到要用那王学甫。”
他这话有感叹,但也有试探的意思。
严绍庭亦是笑着回应说:“早些时候下官南下赴任南京,与王公家中王谦公子相熟,下官与王公子一时互为好友,因此对王公也多有了解。王公与部堂同出一地,又在边镇做事,下官正是因此以为,若有部堂出面,下官定然能得熟稔边镇之事的王公助力。”
杨博在知道缘由后,也只是点了点头。
他倒是没有去询问或者质疑严绍庭能不能拿下统兵边镇兵马,征讨俺答部的事情。
毕竟严家如今在朝中是什么权势地位,自己可太清楚了。
加之严绍庭方才也说了,新君已经知道这件事情。
那想来,只要严绍庭自己本人愿意,朝廷这一头由他作为主帅出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杨博却是目光一闪,他忽然深深的看了严绍庭一眼,随后面露笑容:“润物今日提及先帝遗谕,老夫倒是想起来先帝宾天之前也有诏书示下,言度田、清军、造册三事……”
严绍庭面上一笑。
瞧着毛孔里都透着精明的杨博。
他很诚实的点头道:“部堂英明,下官也确实想借此机会,亲自走一趟边镇,好好的清查边军!”
杨博是晋党首揆没错。
晋人晋党也掌握着边镇没错。
自己想要清军同样没错。
并且,自己也没有对杨博掩饰半点想要清军的想法。
可偏偏就是他这般诚实的回答,让杨博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回话了。
反倒是严绍庭面色轻松,但心中却万分警惕的注视着杨博。
自己现在已经摊开了和他说事。
接下来就看杨博会不会答应自己用王崇古,敢不敢暗中阻扰自己清军。
只要他杨博敢这么做。
那自己当初能拉着晋党去做海贸,现在也就敢拉着李春芳那帮清流旧党去九边做关口上的买卖!
杨博却忽然笑了起来。
他连连摇头,眼角都快要挤出泪来。
若非此刻正身处皇极殿内,周围有人多嘴杂,他恐怕都要大笑出声。
好一阵摇头晃脑后。
杨博才眯着眼说道:“老夫听说昌平这两年正在研究如何更好的将羊皮制造成衣物和被褥,只是这事工艺上颇为腌臜,闹得昌平本地不少人也是诽议不断。”
见杨博忽然转口提及昌平产业升级的事情。
严绍庭会心一笑。
他笑着回答:“羊皮厂做的事情,就是气味大、污染重,秋冬还稍好一些,一旦开春入了夏天气炎热起来,那厂子附近就不能容人。”
杨博点了点头,又说:“老夫早年在家乡游学,也远远眺望过大青山、阴山一带,河套之地,分前套与后套,皆是水草丰盈、牛羊成群。便是山北,也有漠南草场,早些年更是蒙古王廷和那所谓黄金家族所在。这等地方虽然不能耕种五谷,可若论放牧牛羊,培育战马、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