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 急眼的各部委(4k)(2 / 3)
别。”
“艇身上本来就要开人员进出舱门的吧?”
“你傻啊,那些门形状规整,是很容易做耐压水密的,潜望镜筒可没那么容易。”一个浑然一体的艇身,没有那么多应力集中点和区域,要容易处理得多。
“这样一来,升级、维修潜望镜、艇上雷达这些东西的时候,也不受艇身开口的桎梏,方便得多啊。”某种程度上来说,光电桅杆通过信号线缆,彻底将光电系统与艇体解耦,这对后续的升级维护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嗯,我觉得这东西有门儿,虽然初听起来有些离经叛道,但是细想下来还真是不错。”
虽然他们不是搞这一块的,但是对于潜望镜及其使用,还是有基本的判断的,越想越觉得高总工这个建议不错。
看来新东西要怎么用,还得是原创者最清楚。
就连海装局的同志都觉得有意思:“这样,我回去就找局里,给你们安排一点额外的资金,好好的研究研究这个东西。”
虽然没吃过猪肉,海装局的同志总见过猪走路。
光听原理就知道,只要是光电桅杆本身的技术难题解决得好,这个名叫“非穿透式光电桅杆”的东西,甚至可以说是成本更低、制造和技术难度更小、可靠性更高、便利性和可维护性更强。
至于这个钱能不能批下来,他是一点都不担心,虽然在这些特殊力量方面,的确是有各种说法和担忧,但是主流方向上,几乎已经做到了在现阶段下的“不惜一切代价”,有这么好的东西不去搞,他自己都不信。
再说了,在报告里提一嘴“高振东同志建议……”,那就算是不马上彻底上马,至少先搞点钱展开前期工作那是一点儿问题没有。
局里的领导,现在大概是这么一个心态。
这东西看起来有点虚啊,不搞不搞,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
什么?振东同志提的?嗯,那先试一试也不是不行,实践出真知嘛。
特别是在这种空白技术方面,高总工那基本上一提一个准儿。
更别说这东西的优点实在是一眼可见。
高振东笑了起来:“你们主要考虑怎么用,还有光电桅杆本身,对了,热像仪这类夜视通道你们也可以考虑用上去的,至于信号转换和大带宽传输技术,前不久我和军通所的同志们沟通过,他们在搞。这样的话,你们做前期工作就更不了几个钱,估计局里那边更不会有什么意见。”
潜望镜和艇载雷达,这是他们的本行,还真是他们才知道,剩下的可就是军通所的同志们的事情了。
海装局和薄海滨的同志闻言大喜,高总工大义!
什么事情总是安排得这么周到,不但帮办事儿,还帮省钱!省时间!
“好!我回去马上就汇报!”这事儿可不能拖,薄海滨的同志们,他们的工作可都是在一天天不停的推进着,万一拖过了某些节点,那就麻烦了。
这东西不是雪中送炭,但绝对是锦上添,谁不想我们的装备一出世,就是当前技术条件下能做到的最好的?一种装备先进与否,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
“哥昨天给家里打了电话,已经启程了,很快就会回来。”
娄晓娥一边给长缨长河两姐弟一人一口的喂饭,一边对高振东道。
高振东这才想起来,自己不久前给老丈人说过,请大舅哥尽快回来一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那个儿童节大礼包。
毕竟电子游戏这东西现在在国内敞开搞还是有点不方便,如果说是贪吃蛇和方块这类多多少少带点益智,规模不大玩法简单,从形态和感觉上又不是完全彻底的娱乐的东西还能有点说法,但是那张64合1的卡带上拿出来的东西,就有那么一点点不太好说了。
让最能坑外国人钱的人去坑外国人的钱,这对于高振东来说也是最合适的安排,然后再用一定的方法把收益转移到国内来就行了。
“行,我知道了,我会安排的。”高振东笑道。
其实没什么好安排的,东西早就准备好了。
两口子自己吃完饭,娄晓娥拿着一厚迭纸张准备出门:“我出去下。”
高振东一手拎着一个娃,是真的拎着,转头笑道:“干嘛去?要我帮忙不?”
娄晓娥笑着摇摇头:“不用,邻居有人想要找点儿复习资料,我这里正好有,干脆复印一份给他们送去,大家也好用。”
高振东有点不太理解:“嗯?高考马上就开始了,就算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但这也太晚了吧?”
娄晓娥笑着摇摇头:“不是高考,胡同里能参加高考的早就找我要过了,听说是多部委技校,在搞什么扩大招生。”
“扩大招生?这不高考了么,扩大招什么生?正常招就行了啊。”高振东一惊又是一喜。
“到底是为什么不太清楚,听说是人不够用了,还挺急的。这种招生是面对非高考考生的,听说条件比较机动,高中生能参加以初中毕业为报考条件的招考。”
高一高二能直接回笼参加初中毕业生的招考,那这的确是很灵活了。
看来这些部委是真急眼了啊,高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