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43章 全市道路拓建(1 / 2)

加入书签

李冬生不知道钱伟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只能先拍个彩虹屁过去。

钱伟听到后,在电话那头笑了笑。

然后说“冬生同志在这方面有经验,我打算让你去一把抓这个方案。”

“我打算成立一个专项小组,去各县个乡镇执行落实这项政策。”

李冬生心里一惊,钱伟又一次打他的主意了。

这次是想让他去全市推行,这是个极其容易得罪人的工作。

做好了,功劳是市里的。

做不好,锅就是自己来背。

而且在全市执行,要建多少养殖厂?大概是每个县都需要好几座吧?这得出多少钱?

李冬生简直不敢想象,在这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人都难吃上几口饱饭,弄那么多养殖场有什么意义。

养殖的牲畜总不能喝西北风长大吧?而且养那么多卖到哪里去?

供销社未必能收购那么多,这些物资都是定量收购分配的。

钱伟肯定也不是傻子,他一定也想到了这一层。

可他依然决定要这样做下去,那其中肯定有原因。

极有可能是贪图建设养殖厂的经费!

全市十几个县,建设几十座养殖场,花费的财政预算不是小数。

如果钱伟在里面过一道手,那手里肯定全是油水!

是了,一定是这样。

钱伟想要打着现代养殖规范养殖的幌子,想要捞好处。

让自己去全权负责这个项目,不管成不成,最后如果事发,自己一定是背锅的那位。

到时候省里查下来,钱伟大可以让自己去顶罪。

这样一来,钱伟不光捞到了钱,还获得了名声。

难怪侯泽会说钱家才是大蛀虫,一般的小钱人家压根看不上,所想所图都是巨大的利益。

想到这里,李冬生对钱伟说道“感谢书记厚爱,但是我觉得自己难以承担这个重任。”

“我能在大石镇成功搞起养殖厂,一是因为市委市政府资金支持。”

“二是因为大石镇和黄江村的干部和群众,他们相信我,支持我的工作。”

“我在别的县里没有任何群众基础,恐怕这项工作难以推进。”

“所以请书记选择一个分量重的领导去推行。”

李冬生一连几句话都是在推迟,他不想接受这个有目的性的的工作。

钱伟在听到李冬生的话后脸上阴沉至极,他原本只是想要敲打一下李冬生。

对于这种小小的县处级干部,根本就懒得去打压。

但是今天他真的生气了,是非常生气。

如果李冬生在他面前,一定可以感受到一股排山倒海的压力。

这是上位者多年以来养成的气势。

而李冬生隔着大老远,没听到钱伟说话,他还以为钱伟已经离开了。

正想再开口问一句,就听到电话被对面挂断。

听筒里面传来了“嘟嘟嘟”的声音。

李冬生拿起电话看了看,然后放回了机座上。

他已经猜想到钱伟肯定已经动怒了,所以一句不说直接挂断了电话。

这边李冬生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钱伟却动了别的搞钱心思。

他想到各县及乡镇的路面太过破旧,如果以公路建设的名头去向省财政要资金,以自己的关系网,应该没有多大难度。

而只要钱进了四九城的账户上,那就是等于进自己腰包了。

想到就行动,钱伟立刻安排让秘书安排司机备车,他要即刻前往省城找领导汇报工作。

到省城后,钱伟直奔省长彭庆国的办公室。

对秘书说明来意后,钱伟进入彭庆国办公室内详谈起来。

当钱伟说起要准备在四九城大兴土木,搞全市道理拓宽延长建设时,彭庆国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他不明白钱伟这是想要搞什么,如今省城的道路都还没有到负荷的程度。

区区一个四九城,街上都看不到几辆车,居然想要进行全市道路建设工作。

他本想拒绝,但是想到之前自己进步也是有钱家老爷举荐的功劳,所以干脆还个人情出去。

得到省里的财政支持后,钱伟很高兴。

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李冬生虽然忤逆他的意志,但是另一头却争取到了更大的资金。

道路建设问题,只要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好了。

而李冬生嘛,虽然这人一身正气难以下手,但是让他吃吃苦头还是很简单的

县政府办公室传来消息,市委书记要求全市的交通道路进行建设。

李冬生拿到这份文件的时候,差点以为看错了。

这全市都找不出几台车的四九城,居然还要搞道路修建工作。

虽然现在这个时代道路修建主要是依靠生产队,不需要后世那般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想要在全市范围内施行下去,也是一笔极大的开支。

更何况现在马上就要到播种农忙的季节,各大生产队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哪里有时间去给你到处修桥补路。

所谓道路建设,不过是钱伟想要敛财的手段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