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暹罗,汉国(1 / 2)

加入书签

暹罗。

刘备已经全面接管了暹罗,暹罗的官员和贵族谁都不敢有意见。

主要是刘备实力太强了,他们根本就不是对手。

没过几天,陆川派人送来了诏书,封刘协为汉王,封地就是暹罗,封刘备为安汉公,却没有特别说明刘备的封地在什么地方。

陆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把整个暹罗都交给了刘备,要不要取代刘协,就看他的心思了。

说实话,陆川也有些好奇,如果历史上的刘备击败了曹操和孙权,真正完成了三造大汉,会怎么对待汉献帝。

刘备接到诏书之后马上就把刘协接到暹罗王宫之中,并且第一时间召集暹罗官员和贵族,当众宣布了陆川的诏书,要把暹罗国号改为大汉,而刘协就是大汉国的国王。

这才是真正的图穷匕见。

暹罗官员和贵族面面相觑,没想到事情竟然会变成这样。

他们心有不甘,但是刘备不光拿出了陆川的诏书,还有前任暹罗国王的亲笔书信,他在信里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且愿意让出暹罗国王的位置。

有了这份书信,加上陆川的诏书,刘协就能名正言顺地接管暹罗,并改国号为大汉,延续大汉国祚了。

刘备冷冷地看着面前这些暹罗官员和贵族,“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众人互相看了一下,交换一下眼神,却不敢表达出不同意见。

之前刘备接管暹罗,名不正言不顺,他们都不敢反抗,更不要说现在有了陆川的诏书,有前任暹罗国王的书信,真正做到了合理合法,谁要是敢跳出来反对,就是同时跟陆川还有前任暹罗国王作对。

刘备继续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抓紧时间准备吧。一个月之后,暹罗改国号为大汉,由汉王接任国王。”

“是!”

众人不敢反抗,更不敢提出别的意见,只能听从命令。

不过他们从王宫出来之后,很快还是把事情想通了。

他们所在的国家叫暹罗还是大汉,跟他们有关系吗?

只要他们还是官员和贵族,还能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就行了,其他的,不重要。

这刘备一看就是文韬武略都相当可以的猛人,比前任暹罗国王厉害多了,把暹罗交给这样的猛人,将来必然会有更好的发展。

至于汉王刘协?

他们都听说过刘协的事情,不过就是一个傀儡而已。

当初大汉还在的时候,刘协就是傀儡,如今到了暹罗,当了汉王,恐怕依旧是傀儡。

以后的暹罗,绝对是刘备说了算!

所以趁着现在,还是多跟刘备攀攀关系,将来肯定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就这样,一群官员和贵族毫无心理压力地转变了自己的立场,甚至已经开始盘算要怎么讨好刘备了。

暹罗那边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陆川这里,陆川对此也很满意。

他不要求暹罗有多大的发展,只要将来暹罗都能纳入大陆王朝的统治就行了。

这也是开疆拓土的功绩,能够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至于刘备和刘协之间的关系如何,陆川完全就是存了一个看热闹的心思,并不想过多插手。

但是陆川不想管,有人却坐不住了。

关羽和张飞。

他们两人当初之所以选择留在陆川这里,不跟着刘备一起前往暹罗,就是因为陆川承诺过可以帮刘备解决刘协,让刘备顺理成章地在暹罗继位汉王,延续大汉国祚。

如今暹罗已经落到刘备手里了,马上就要改号大汉了,他们觉得陆川也应该兑现当初的承诺了,所以就同时给陆川写信,询问这件事要什么时候才开始行动。

其中关羽在信里的言辞就比较委婉,能够摆清楚自己的位置,通过旁敲侧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但是张飞就不行了。

张飞本身就是一个大老粗,加上他对这件事又非常在意,所以在信里就没绕什么弯子,几乎就是直接询问。

陆川看着关羽和张飞送来的信,微微觉得头疼。

他还想看看刘备会怎么对待刘协呢,结果关羽和张飞就迫不及待地跳出来了。

不过仔细想一想,陆川觉得历史上的刘备如果真的能够三造大汉,必然也会取代刘协,登基为帝。

这并不是说刘备假仁假义,有了实力之后就把自己的野心暴露出来了,而是当刘备有了足够强大的实力之后,他身边的人绝对不会允许其他人登基为帝。

刘协虽然是正统天子,但刘协没有为三造大汉做出贡献,凭什么继续当皇帝?

只有刘备登基为帝,这些跟着刘备打拼的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所以这根本就不是刘备是否仁义的问题,而是非常现实的权力分配问题。

但凡刘备表现出来他不想称帝的心思,他身边的人马上就会行动起来,一方面是黄袍丨加身,另一方面就是天子刘协会出意外。

如今刘备只是被封为安汉公,关羽和张飞就开始坐不住了,若是历史上的刘备真的三造了大汉,关羽和张飞怕不是要飘起来?

既然陆川心里的问题有了答案,那还真的没有必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