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斗琴(1 / 2)
黄钟公见萧峰说得诚恳,言语之中,又将梅庄四友抬得甚高,心中怒气顿时消了大半,微笑道:
“既是如此,林少侠进庄之时,何不讲明?”
萧峰神色尴尬:“我等此举,虽然对贵庄并无恶意,终究用心不良。倘若一开始便直言相告,只怕连贵庄大门都进不去。”
黄钟公捋了捋胡须,含笑点头。
黑白子忽然道:“那那位童大哥?”
萧峰苦笑道:“他也不是什么童大哥,他姓劳名德诺,也是华山派弟子,今日是易容而来。”
黑白子回想“童大哥”的容貌,果然鼻梁肿的有些异常,原来竟是化妆成了这副模样。
黄钟公见他将易容之事也坦诚相告,心中再无怀疑,微笑道:
“林少侠一举击败梅庄三位庄主,武功之强,世所罕见。华山派武学,从此在江湖中大大扬名。”
萧峰道:“小子不才,倒让前辈见笑了。想是几位庄主怜我年少,故意相让。”
黑白子摆摆手:“老夫下棋下不过你,打架更不是你的对手,此事莫要再提。”
萧峰目光凝视着黄钟公,抱拳道:“在下这番谋划,既然已被前辈看破,本该知趣退走。
但晚辈自不量力,还盼能领教一下大庄主的高招!”
黄钟公微微动容:“那个赌约,你还要继续?”
萧峰郑重地点了点头:“不错!还盼前辈成全!”
黄钟公心中也好生难以决断。
他爱琴成痴,对古往今来的瑶琴名曲,无不视若珍宝。
那广陵散是天下名曲之最,黄钟公对此曲神往已久,只可惜一直无缘一见。
他一开始担心萧峰图谋不轨,这才强忍住对广陵散的渴求。
现在终于知道,萧峰只是来为华山派扬名而已。
黄钟公隐居西湖之畔十二年,于功名利禄,早已看得极淡。
华山派要踩着梅庄上位,虽然不敬,他倒也并不如何介怀。
和他梦寐以求的广陵散比起来,这一点小小的面子,更是不值一哂。
黄钟公左手缓缓拨弄着瑶琴,说道:“广陵散又称《聂政刺韩傀曲》,相传三国年间,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
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
后嵇康为司马昭所害,慨然赴死,唯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
老朽曾于多地搜罗此谱,却一无所获。不知林少侠这部广陵散曲谱,又是从何得来?”
萧峰知道他定有此问,早已和向问天沟通好了说辞,微微一笑,说道:
“这多亏了我大师兄令狐冲。大师兄说,鬼神之事,殊不可信。嵇康这部广陵散。定是从前人手中获得。
嵇康死后,广陵散固然未能流传至后世,但前世之中,定有留存。
我大师兄盗了十几座东西两汉的大墓,终于在蔡邕墓胸发掘出了此谱。”
黄钟公恍然大悟,笑道:“贵派大师兄令狐冲,老朽也早有耳闻,听说行事肆意潇洒,不拘一格。今日听林少侠说起,方知传言非虚。”
萧峰心道:我要骗这厮上当,不免让令狐师兄背上盗墓的骂名了。
但铲除魔教事大,大丈夫行事,只需问心无愧,倒也不必在乎些许小节。
萧峰从怀里掏出琴谱,递给黄钟公,说道:“这便是广陵散曲谱,是真是假,以前辈的眼力,自然一看便知。”
黄钟公想不到萧峰竟会突然掏出琴谱,一时之间,不免手足无措。
总算他是内家高手,虽惊不乱,依旧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伸手接过琴谱,淡淡道:“唔,这曲子很长啊……”
黄钟公翻开琴谱,从开头第一页看起,只片刻,脸上便已变色。
他右手翻看琴谱,左手虚按在琴弦上,作出挑捻按捺的抚琴姿式,赞道:“妙极!和平中正,却又清绝幽绝。”
翻到第二页,看了一会,又赞:“高量雅致,深藏玄机!”
他观曲谱而知琴音,神游音韵,但觉心怀大畅,脸上情不自禁露出微笑。
黑白子道:“大哥,那这曲谱,当真是广陵散了?”
黄钟公缓缓睁开眼,点了点头:“此曲必是广陵散无疑!”
他忽然手腕一翻,将曲谱合上,冲萧峰长叹一声:“华山派用心良苦,看来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