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这里是哪?(1 / 2)

加入书签

“这里是哪?”

“盘古数据中心。”

封闭式的机房大楼就像一座座庞大的电脑主机,并排延伸。

大楼内部是一个个红蓝灯光闪烁,一眼望不到头的机房。

恒湿恒温的环境,让整个大楼内部有些清冷。

这个时候徐贵生也想了起来。

盘古项目是他们青云宗98年立项后,一直延续到了24年,投资最大,研究时间最长的项目。

“你不是一直很疑惑,为什么国内的科研速度,在这些年来进步的如此神速,甚至有些科幻的程度?”

“为什么?”

宋寒嘴角微微上扬,他轻轻打了一个响指。

“智障!”

话音落下,一阵激光散射间,在他们面前呈现出了一个身穿道袍,须发须发皆白的老者。

“参见宗主大人!”

“免礼!”

徐贵生这一次对着眼前科幻玄幻夹杂的场景,并没有感觉特别惊讶。

这是算起来,3d激光全息成像和人工智能结合的ra项目在现代文化界已经开始了广泛应用。

“智障,将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论文翻出来!”

老者听到了宋寒的吩咐后立刻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天皇敕日演法真。九天五色祥云降。

金光皎洁乾坤照。万神春召赴龙华。

降坛全依铁口断。不得隐形说虚言。

天皇仙神三七字。圆满呈光地下书。

吾奉昊天上帝元神降光!

急急律令!””

咒语念完,他在徐贵生茫然的眼神中虚空一点,立刻有3d投影在徐贵生面前凝聚出了一道光幕。

。。。。

徐贵生看着眼前光幕上的论文格,单手指着老头不断哆嗦

“太极监光咒?

啥时候连人工智能生产的虚拟成像都能使用咒法了?”

宋寒傲然道;

“这玩意用起来每次调用算力都要延迟几秒,我就给他设置了一个前摇,这么用起来是不是就合理多了?”

徐贵生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宋寒不解释,刚才差点以为自己见鬼了。

“这个是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论文,政治与经济制度与繁荣?”

宋寒点了点头

“这个数据中心集成了几十万高性能叠层硅基芯片,和两万块集成光量子芯片并联打造的十几台量子计算机,加上了一颗生物量子核心,协调通用计算机与量子计算机之间的体系兼容。

它的算力已经突破了人类的想象极限。

西方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都想着尽快突破奇点,研制出五级可自主学习创新强人工智能,或者说硅基生命这种通用型人工智能,用来替代人。

而我们一开始将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主要是在工程研究领域的专用型人工智能,用来辅助人。

两者之间的技术路径,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渐行渐远,目前看来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特别是科学院将国内数千家研究院的专利库打通后,喂养了国内所有的学科专利技术。

他就是一个通学了国内所有技术领域的专家。

在现在的科学发展中,任何一个领域的专家研究的越深入,他的眼光限制的越发狭窄。

但是现在科学领域又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交叉问题,特别是工程应用领域,这种交叉更加庞杂。

盘古成型后,任何的发现和科学进展,都能通过他庞大的算力结合国内所有领域的技术进行整合运算,给出技术路径。

我们不是制作出人工智能,而是在人工的基础上,赋予人类智能。”

“听起来也不难,为什么西方没有走这条路?”

宋寒眉头一挑,指向了论文。

“答案不就是在论文里。

这个不难是在我们国家,西方不同的财团根据他们的商业领地,划分出了不同的底盘,手里都握着自己压底箱的技术。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

谁敢让他们将这些专利和最新的科研成果都拿出来?

最多也就是在各自的小领域内,喂养出一个应用范围及其狭窄的专家罢了。”

宋寒的解释让徐贵生再次看向这篇论文时恍然大悟。

人类科技的发展从来就不是垂直攀升。

跌跌宕宕的起伏间才有了现在的现代化世界,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与经济制度的变化,而制度的政治的影响也反过来限制了科学的进步。

算起来现在西方面临的问题,和当年教皇烧死布鲁诺限制天文学发展一样的困境。

“这个生物量子核心是啥?”

宋寒耸了耸肩道;

“是修士元神大成后寄居于泥丸异化产生的结晶。

好像现在叫松果体结石,我也是让墨师兄研究了好久,才研究出来它的用法。”

徐贵生闻言看着眼前的老头悄悄后退了一步。

原本还以为是个人工智能,没想到没有智能全是人工!

这样太吓人了!

宋寒看着徐贵生的模样无奈翻了一个白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