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屠刀落下,无人生还(2 / 2)

加入书签

李景源网开一面。

李景源果断拒绝,而后更是闭门不见。

这些大臣联合在一起,以辞官做要挟试图让李景源屈服。

可惜李景源不是衡顺帝,也不是李稚,不吃这一套,更不惯着他们。

你想辞官,便准你辞官。

当天上奏折,当天批允,不过夜。

这些大臣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来一招釜底抽薪,发动各自关系网,让大衡各地官员辞官,企图让大衡朝廷运转停摆,逼迫李景源屈服。

这下惹怒了李景源,直接举起屠刀,让这群脑子进水分不清大小王的腐儒知道知道这座天下是谁说了算。

只要是辞官者便严查到底,只要有贪污受贿就重罚。

京都的朝臣哪有一个屁股是干净的,真要细究,罪名一大把。

屠刀落下,无人生还。

什么三朝元老,什么名臣良将,什么皇亲国戚,杀了一波又一波,京都朝臣百不存一。

大衡各地同样如此,不留任何情面。

这便是衡末三大案之一的党锢案,因所杀皆官员,上至一品,下至九品,覆盖之广,波及之大,被称为三大案之首。

后来党锢案也成了李景源帝记中的一个黑点。

无官可用,李景源就直接用军队接收地方官衙,暂时实行军政一体,稳住朝廷运转。

同时发布招贤令,广纳贤才。

先前世家权贵和儒家党派把持官场的上升通道,因而寒门难出贵子,民间有才能而不得志者众多。如今李景源先砍世家权贵,再诛儒家党派,大开方便之门。

就算万众挑一,也能选出不少能堪一用之人。

招贤令刚刚下发,民间还处于观望状态,收效甚微。

这上百位有着治理一县经验的文臣来的太及时了,李景源已经想好让他们以民间不得志文人身份揭招贤榜入仕,官拜县令。势必能起个好头,吸引民间那些不得志的人才入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