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灰里开出的花会自己找光(2 / 2)

加入书签

如同一团稀薄的雾气,任何主动的“发力”都会加速自身的消散。
情急之下,一段深埋在意识底层的本能被激活了。
她调动起左眼中残留的、最后一点二进制视觉,瞬间,整个世界的地脉在她“眼中”化作了由0和1构成的庞大数据流。
她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些漂浮在地脉能量场中、属于虞清昼身为符修时留下的因果丝线残迹。
这些丝线对于别人来说是无形的法则,对她而言却是最熟悉的“代码”。
她飞快地将这些丝线残迹编织成一个临时的、极其简陋的逻辑载体,然后将自己虚无的意识,“挂载”在了一株正奋力向上攀爬的岩藤的生长轨迹之上。
刹那间,仿佛电流接通。
随着藤蔓的每一次伸展、每一片嫩叶的舒张,姜璃的感知被无限放大。
她借由这株植物的生命力,短暂地睁开了“一只不属于**的眼”,第一次真正“看”到了这个世界。
也就在这时,张阿妹已经赶到了边境的一处村落。
她夜宿在相熟的猎户家中,听闻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异象:附近好几个村子的水井,一夜之间井水尽泛金光,清冽甘甜。
凡饮用者,夜里都会梦见一个巨大的青铜傩面,用宏大而威严的声音在他们耳边低语——“秩序,即将重建。”
张阿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召集了附近所有能找到的妇孺。
她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大把素花园特有的耐旱草籽,分发给众人,让她们在每一口泛着金光的水井边种下。
随后,她清了清嗓子,教大家唱一首她临时编出来的、五音不全的童谣:“水会走,泥会留,别信天上掉章程。”
妇孺们不明所以,但出于对张阿妹的信任,还是跟着唱了起来。
那跑调的歌声在山野间回荡,不成曲调,却带着一股蛮横的生命力。
三日后,井中的金光果然渐渐褪去,恢复了原本的清澈。
而那些被教会唱童谣的孩童们,早已忘了原词,反而自发地在村口玩闹时,编出了更简单粗暴的新版本:“你问我规矩?我答你一声吼!”
借由藤蔓视野“看”到这一切的姜璃,心神剧震。
这些凡人,用最朴素、最混乱的方式,竟消解了那股她能感知到的、充满“秩序感”的法则侵蚀。
就在她为之震撼的瞬间,她的“视野”上方,半空中毫无征兆地浮现出一行由金色光点组成的、类似验证码的字符:“我们→?”。
那串字符只出现了一刹那,便如烟尘般溃散。
可姜璃在看清它的瞬间,豁然开朗。
她终于明白了玄在最后传递给她的,究竟是什么。
那不是一个对抗新秩序的答案,甚至不是一个武器,而是提问的权利。
从“我”到“我们”,通向的不是一个确定的未来,而是一个永恒的问号。
拼着最后一丝即将消散的意识,姜璃做出了决断。
她驱动那脆弱的逻辑载体,控制着自己寄居的藤蔓,奋力缠绕上附近一块被山洪冲刷下来的碎石。
那块石头上,依稀可以辨认出两个古老的残字——“静默之耳”。
她将自己最后的意识烙印其上,而后,藤蔓力竭松脱。
那块承载着她一切的碎石,随着脚下松动的山体,滚落而下,被卷入咆哮奔涌的主流之中。
当夜,下游某个村落的孩童在河边玩耍,从淤泥里刨出了这块光滑的石头。
他觉得好玩,便带回了家,随手拿去搭在了自家灶台的一角。
当晚饭的火焰升腾而起时,那块石头被烤得微微温热,贴着冰冷的灶壁,仿佛曾有谁的呼吸,在上面留下过一瞬间的暖意。
火焰熄灭后,夜色渐深,石头也随之冷却,静静地躺在黑暗里。
村外的河水依旧奔流不息,裹挟着上游冲下的一切,泥沙、断木、以及无数细小的石子,冲向无人知晓的远方。
那块石头的故事,本该就此终结于这温暖的灶台,然而,携裹着万钧之力的山洪,从不遵循任何预设的轨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