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小灶(1 / 4)

加入书签

第45章开小灶

千光照,银花合。

那一刻,姚如意竞辨不清,那是天上花火绚烂,还是他的眸光流泻而下,如银火星子般,千朵万朵,滚烫地滴落进了她心里。子时将至,整座汴京城都如一口架在火药上的大锅似的,滚在沸腾的爆竹声与花焰炸开的轰响中。夹巷里,巷口的孟家似乎也在门前放起了烟火,那种砰码声回荡得极真切。

外头铺天盖地热闹着,铺子里却衬得静了,林闻安方才顿住的手轻轻往下一放。

“天冷,怎的在这儿睡?”

宽大外衫沉沉落在她肩头,他侧身走至窗边,将半掩着的窗扇尽皆推开,被渐次盛开又凋零的烟灭填得璀璨如白昼的夜空,极近地显露了出来,漫天花雨。姚如意方从怔忪中醒转过来,她慢慢垂下眼,半响,她才若无其事地道:…原想着要守岁的,没想到又睡着了。”

林闻安轻应了一声,也转头去望天。

姚如意趁机大口呼吸,只觉心内也有烟火迸发似的,心里一阵一阵发紧又发慌,烧得她心浮气躁,直想挠头,想嚎叫,还想冲出去绕着城墙狠狠跑一圈出一身大汗再回来。

只因与二叔近在咫尺对视,她方才竟紧张到屏息。怎会如此啊!

方才…方才……

夜那么深,烟火那么亮,风里漫着浓重的硫磺气息,有些呛,却又令她无端端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宁。好似这一刻,时光凝滞,远处、近处、高处、风来处,所有此起彼伏的喧嚣皆渐次在耳膜中消散。明暗也成了遥远的背幕。

时辰被拉长,连烟火升空也似变得缓慢,自空中拉出一条细细地银线,寂然轰鸣、盛开、闪烁、纷扬如星陨,最后,随着硝烟尽数坠落。什么也听不见了。

那一刻,整条巷子、整个汴京,仿佛都只余下他们二人,唯有眼中倒映的彼此,唯有因贴近而放轻的呼吸,唯有心跳还在清晰地回响。此时,远处传来零碎的打更声,天上烟火地上爆竹瞬时如万军攻城般炸响,呛人烟气扑进窗来,那动静将兀自出神的姚如意被吓得一抖,林闻安便又顺手将窗子合上了。

“今儿丛伯果真只熬了粥?"他将窗拴好,一边从柜面之后走出,一面问了这么一句。

铺子里只有柜台后面和窄条桌边有几张凳子,他过去取了一张凳,隔着柜面,与她对面坐下,“饿吗?”

姚如意点点头。

风花雪月终究不敌她肚子空空晚来风急。

好饿啊。喝粥便如喝汤一般,不顶饿,尤其丛伯熬个鸡丝粥,还把煮粥鸡汤的浮油都撇去了,清汤寡水不过如是!她晚上吃了两大碗的粥,但总觉着才上两回茅房便全没了,吃了好似没吃,如今肚子还是瘪瘪的。“吃这个吧。"似乎早已料到,林闻安从襟怀里掏出个裹得严严实实的油纸包,几乎裹了两层,递给她。

姚如意接过来,油纸包厚实还温热着,不知是被二叔的体温捂热的,还是里头的东西本身便还热乎着。

她闻了闻,是一股甜甜的烤面包味儿。她心里不禁一喜,一揭开,竟真是四五片烤得焦黄蓬松的红豆吐司!这味儿她方才便在二叔身上闻到了,还好奇是什么呢,没想到真是面包!

在书中世界,唯有一个人会做这样的面包啊!姚如意诧异看向林闻安,心中喜悦又有些难以置信:“这是……

“这是沈记的烤馒头,听闻京中已风靡了好些年了。“林闻安便不解她缘何这样惊愕,淡淡解释道,“常听你念叨着沈记,恰逢宫宴上有这道烤馒头,那位沈记酒家的沈娘子似乎也在。”

姚如意瞪圆了眼,更为激动地伸长脖子道:“你见着沈娘子了?她是不是如传闻中那般厉害?长得什么模样呀?”

眼前的人忽而凑近,林闻安微微后仰身子:“…没仔细瞧。”大殿上挤挤挨挨都是人,他坐在前头,前面紧挨着耿相,后面挨着王雍,心里旁的也没想,只想着定要为了她与先生跟官家要些好处来,不能白白遭罪。至于那传闻中的沈娘子在何处,他没在意。若不是席上摆连上了好几道那沈记酒家的菜,听见好些周遭朝臣为此窃窃私语,甚至转头张望,他都不知晓那沈娘子也在宴席之中。

姚如意“喔了"声,略感失望。但这面包一闻就好吃,香喷喷,又松又软,她至今都还记得,穿书前,她读到沈娘子做红豆排包,实在馋了,莫名就打开某团叫了个跑腿,去老城区的那种老式面包坊买了一兜子红豆排包。不过买来了,也只能给外婆吃,她当时为了做手术已禁食,直到来到了书里,她有些近乡情怯,也有些忙碌,加之没什么银钱,便从没去过一回沈记酒家,也还是没吃着红豆排包。

没想到二叔给她弄来了!

一定很好吃!她迫不及待就要下口,忽然想起自己的小命,忙又顿住,可怜兮兮抬头问道:“真能吃吗?”

林闻安点点头:“宫宴时我已特向吴医正问过了,如今你与先生几人的肠胃,虽要仔细将养,不能吃得过饱,但也不能过饿。这烤馒头,软口蓬松,红豆也熬得软烂,吴医正尝过说能吃,我便捎带回来了。”太好了!

“二叔!你是全天下顶顶好的叔!"姚如意顿时两眼亮晶晶,学着小石头的样子和口气,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