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女子书院开起来了(2 / 3)
,都说叶初棠和宋景宁不是亲兄妹,胜过亲兄妹。
谁家义兄给义妹出一百二十八抬嫁妆!
谁家义妹的回门礼足足拉了六大车!
宋景宁今日告了假,早早就起来去买菜,买瓜果点心,以及孩子的玩具。
叶初棠一家四口来刺史府的时候,他也才刚回来不久。
“人来就行了,怎么带了这么多回门礼?”
“兄长给了我那么多嫁妆,回礼自然不能太寒碜。”
说完,她将朝宋景宁伸手的乐乐,递给他抱。
“安安和乐乐每次见你都很欢喜。”
两个孩子被照顾得很好,如今养得肉嘟嘟的,已和同月龄的单胎孩子没什么区别。
宋景宁看着咿咿呀呀不知道在说什么的乐乐,拿着拨浪鼓逗她。
“我常去看他们,所以他们和我亲近,午饭已经做上了,你们早点吃完,早点回去。”
安安和乐乐每两个时辰就得吃一次奶,不能在外久待。
叶初棠点了点头,问起了正事。
“兄长,你和官员打好招呼,让他们送女入学了吗?”
“已经谈好了,入学的时间在上巳节之后。”
而明日就是三月初三上巳节了。
“约莫有多少人?”
“八人。”
宋景宁不想叶初棠太累,设定了一些入学的条件。
三十多个适龄的女孩,能入学的只有八个。
他想等女子学院的先生多一些,再放宽入学的条件。
叶初棠也没心力教太多的学生,就算宋景宁不设置门槛,她也会想办法让一些学生主动离开。
“我和舒月教八人,应该没问题。”
说完,她问起了闹雪灾的事。
宋景宁将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了一下。
西北的大雪断断续续地下了一个多月,冻死了不少人,也塌了很多房子。
再加上今年大旱,粮食几乎颗粒无收,哪怕皇帝免了赋税,百姓的日子也过得艰难。
没粮可食的现象,到处都是。
就算官府愿意开仓放粮,百姓也被大雪堵在家里,拿不到粮食。
而且吃救济粮不是长久之计。
毕竟官府的存粮有限,还得留出一部分当种子。
祁宴舟最近在忙婚礼的事,没怎么关注民生,没想到雪灾已经如此严重了。
“北方的冬日很长,得到四月中下旬才会冰雪消融,这期间应该还会下雪,百姓怕是熬不住,得尽快让官府派人将道路疏通,给受灾的百姓安置居所,让无粮的百姓有粮可食。”
宋景宁停下摇拨浪鼓的动作,叹了口气。
“我也想这么做,但路上的雪太厚了,而且冻得很硬,仅靠衙门里的官差,是没办法将路疏通的。”
祁宴舟立刻说道:“我稍后就让海东青给可尔汗送信。”
“用处不大,西北地广人稀,而驻军最多能离营一半数量,一旦分散通路,就是杯水车薪。”
可能路还没疏通,大雪就再次落下,做了无用功。
至于将驻军集中起来,先将百姓数量多的地方通路,更不可行。
因为人口多的地方是郡县,不缺粮。
祁宴舟听完宋景宁的话,眉头皱了起来。
“若是能发动所有百姓,和官府驻军一起通路就好了。”
想法很好,却不现实。
因为海东青没办法一一将消息送到各地百姓的手里。
而且很多百姓是不识字的,收到信也无用。
叶初棠见两人垂头丧气的,灵机一动,问宋景宁,“兄长,天山郡有盐湖吗?”
如今已经是三月,气温比隆冬的时候高了许多。
夜晚的最低温度,差不多是零下二十度。
而白天有太阳的时候,会有一两个时辰的温度能达到零上。
这也是雪变硬,难铲的原因。
若在雪地上撒盐,就能将冰雪的熔点降低到零下十度左右,化雪会更容易。
宋景宁是天山郡的刺史,自然对这里地形很熟悉。
他说道:“西北多盐碱地,自然不缺盐湖,天山郡就有两个,但离郡城比较远。”
说完,他问道:“初儿,你问盐湖做什么?”
“化雪。”
虽然盐在古代是稀罕物,但说的是加工后能食用的盐。
而不是直接从盐湖或海里弄出来的粗盐。
当然,不管是什么盐,都被朝廷管控着,老百姓很难弄到。
宋景宁见多识广,自然知道盐水有一定的防冻性。
但想要用盐湖里的盐水来化雪,对他来说有些异想天开。
别的不说,运输就是大问题。
他没有立刻反驳叶初棠,让子规去拿了天山郡的地图过来。
“盐湖在这两个位置,距离郡城有上千里。”
叶初棠看了眼两个盐湖的位置,指着驻军的位置说道:“这个盐湖距离驻地应该只有三百里左右。”
宋景宁立马就明白了叶初棠的想法。
“盐湖有官兵把守,我会给将领书信一封,让他们配合驻军,用盐水来化雪。”
说完,他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