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情况复杂,心乱如麻(二合一为道玄(2 / 8)

加入书签

和国际合作。”

“其次是体制改革,要努力推动上市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转企改制到股份制改造,再到上市融资,完成从国企到上市公司的三级跳。”

“第三是内容创新,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建立主旋律与商业片的双轮驱动。。。”

路老板在台上挥斥方遒,包括身边的任重伦和台下的上影集团中层干部们都听得暗暗点头。

都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但只有今天现场聆听了这位行业话事人的真知灼见,才叫这些自诩专业人士的国企中层领导们,真正见识到了何谓眼界、格局、卓识。

这其中当然也有与会的鹰皇众人,他们和上影集团的合资公司已经正式成立,往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背靠背的合作伙伴。

会议在中途休息用餐,随后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半,任重伦这才满心欢喜地宣布圆满结束,今天大家都收获不菲。

毕竟如他所说,路老板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中国电影行业民营力量的重要代表。

如果说老韩执掌的中影、佟局领导的电影局是中国电影海上作战的官方旗舰,用以把控意识形态的航线、统筹电影国有资本和政策资源;

那么路宽领导下的国内外的问界体系,就是民营企业中的航母,以市场化的引擎撕裂传统桎梏,从2002年的产业荒漠中率先犁出商业化的深壑。

大家在惊叹于路宽本身导演艺术才能的同时,对他在行业发展上的高瞻远瞩则更加叹服。

包括今年的双会上,已经有不少文艺界代表引用他对电影工业化探索的阐述,建言献策。

只不过一个行业意见想到落实到国家政策和文件中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每一项举措都是要反复论证的。

毕竟官方文件中哪怕一个数字的不慎,都可能引起行业的巨变。

就像前两年对外资在院线持股比例的要求,把进进出出的华纳整得灰头土脸,从此退出国内市场。

座谈会结束后,任重伦热情地引领路宽一行人穿过办公楼长廊,来到上影集团的核心展示区,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在“上影荣誉室”的金色铭牌上。

“各位这边请,这里都是上影六十年的家底。”

负责介绍的是上影集团的副总裁许鹏乐,也是老任的左膀右臂,主要司职发行和院线管理,跟问界常打交道,算是个熟人。

后世2008年上影集团旗下的联合院线在他手里突破了10亿,占到全国份额的12%左右。

一行人按部就班地往前走,三三两两地叙话、寒暄,其实已经进入了晚宴应酬前的自由活动阶段。

只不过在国外,这样的场景一般发生在酒会上,供有社交和商务洽谈需要的客人会晤;

在国内,一旦到了宴饮环节就有些群魔乱舞的意思了,很难有私下接触会谈的机会,只有借着这样的方式大家各取所需——

可以到休息室饮茶,可以站在某个上影厂收藏的分镜头手稿边上侃侃而谈,也不虞会有人打扰。

譬如现在的任重伦和路宽,后者点了点玻璃展柜里泛黄的《城南旧事》的分镜头手稿,又指向墙中央的巨幅《红河谷》戛纳参展海报:

“任总,上影厂真是底蕴深厚,相信在你的领导下,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太客气了,我现在脑海里还回荡你刚刚提出的六大路线,发人深省啊!”

任重伦引着他稍稍往边上站了站,知道这位的性格,寒暄了两句就直奔主题。

“路导,市里的领导有意请你一起坐一坐,聊一聊关于迪士尼乐园的事情。”

迪士尼?

路老板听得一愣。

任重伦耐心解释道:“魔都1990年就提出了引进迪士尼乐园,但是谅解备忘录签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就具体细则谈妥。”

“市里领导知道你是国内跟迪士尼及总裁艾格打交道最多的行业内人士了,想请你从中斡旋一下谈判。”

路宽听得啼笑皆非,其实艾格也曾找过他做这个中人。

只是这样一个动辄耗费300多亿的顶级项目,他有什么可置喙的余地?

迪士尼不可能让出股份给他,地方也不可能允许民营企业参与。

事实上,迪士尼项目在1990年基本确定投资意向后,谈判就进入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历经1200多轮谈判后,因文化争议、股权分配等问题多次停滞,一直到2009年底获得核准,开始土地征收,于2011年4月正式动工。

在这1200多轮谈判中,一半以上都是在迪士尼乐园的文化内容方面进行磋商。

我方主要是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存在担忧,例如迪士尼角色是否符合传统价值观、乐园内容是否需审查等。

但迪士尼方面则坚决要求按照他们的全球统一标准投建,不会搞特殊化和妥协。

在后世,这种固执的改变发生在奥运和世博之后,迪士尼越发认可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在内容上做出部分妥协,转而对出资比例和双方承担的义务提出苛刻要求。

也就是剩下的谈判议题。

现在任重伦代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