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刘小驴:重生之我在微博做文豪(5 / 6)

加入书签

令人想起中世纪教士在壁画里寻找撒旦符号,当批判成为偏执,知识分子的理性也就沦为了宗教裁判所的火刑柱。

学者张维为,后世著名的反公智专家在个人微博中写道:

赵苯山遭遇的围剿暴露出文化领域的“皈依者狂热”,某些学者对本土民间文化极尽苛责,却对西方糟粕无限宽容。

他们能容忍好莱坞电影里华人角色满口“chingchong”(对东大的种族歧视称呼),却要把东北方言“屁精”送上道德审判台。

这种逆向民族主义,是李教授们需要反思的学术原罪。

请你们扪心自问,你究竟是人民的代言人,还是境外理论的传声筒?

……

全网迅速动员起来,不断有关于李教授学术变现链条的分析博文发出,通过爬取其历年著作、讲座、微博关键词,揭露其“性学理论”的商业模式。

虎扑网友整理出《心惊报》十年标题对比图:

报道好莱坞电影时称“《宿醉》展现男性友谊的狂野浪漫”,评价赵苯山小品则用“低俗闹剧污染精神家园”;

对美剧《老友记》的荤段子盛赞“美式幽默的坦率”,对东北二人转调侃则批判“物化女性”。

更有技术论坛网友通过公开数据统计发现,该报2005-2008年的报道中,涉及东大负面的新闻比例高达68%,同期外国新闻的相关信息寥寥无几。

虽然说互联网是没有记忆的,每年的新网民仍旧会在黑红两股资讯中迷失方向,有相当部分的网友还是会被洗脑。

但这一世的网络舆论环境,在智界的严密监测和意见领袖路老板亲自出手“杀猪吓猴”之后,已经算是清朗了不少。

李教授自始至终也没有再说话,关闭了评论区,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但经过这一次双方拉开架势,你来我往的对攻论战,网络上反倒出现了更多把刘伊妃当做“新时代女性榜样”的呼声。

当所有人回过头来,看这位女演员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际遇?

14岁多出道即巅峰、21岁拿柏林影后、内地历史总票房冠军、北电本科芝大硕士、内地首富夫人。

在这些世俗意义的光鲜亮丽背后,所有人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她各种匪夷所思的“大女主操作”。

为了演技进步甘愿放弃《功夫》的女主哑女,转而去《异域》做张子怡的武替;

825伊妃事变之后毅然决然出国深造,给杨思维留下内娱有史以来的顶级难度公关;

在福克斯直播中玉石俱焚,粉碎邓温迪设计的性丑闻指控陷阱,捍卫彼时还跟她没有关系的路宽的名誉。

为了一部澄清历史的《历史的天空》,费一年时间通读史料、躬身入局,甚至被右翼势力压迫到分离性失语;

作为一个女明星,丝毫没有顾及表白、官宣、恋爱生子可能对事业带来的影响;

在拿到人生第一个柏林影后之后急流勇退,去到人艺沉淀自己。

这样的人生经历和大女主叙事,才是现代女性领袖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有感于此的网友们,无论此前是不是刘伊妃的粉丝,也踊跃地在她这篇博文下打卡。

“张纯如是你的偶像,你是我的偶像!”

“路人。迄今为止,刘伊妃应该算是娱乐圈里最具中国传统女性美德和特点的明星了,说一句出淤泥而不染不过分。”

“从考证史料的青灯黄卷,到舞台上的戏比天大,天仙才是五千年文明滋养出的女性典范!”

“我也是孩子妈妈,希望多一些刘伊妃,少一些李教授,去查了下她的‘著作’,真是骇人听闻。”

“我在大学任教,其实李教授是很多女学生们的崇拜对象,包括她的丈夫作家当年写的《东宫西宫》,被第六代拍成了电影,这种思想一直在暗处传播,虽不歧视,但更不值得提倡。”

“说实话听对家黑粉说天仙现在变肥、牙子等等攻击性语言,我心里毫无波动,因为我知道当事人自己根本不会在乎这些聒噪,这才是李教授说的‘女性反物化’吧?”

“洗衣机给我们示范了找老婆的一大评测捷径:看看丈母娘言谈举止如何,就知道你老婆未来如何,没有刘晓丽的教育打下的基础,就没有刘伊妃后来这么多人生道路的坚定选择。”

整个互联网都议论纷纷,给牛年春节增加了不少谈资和话题。

……

大年初四,还在休假中的央视、总局等相关部门领导、员工果断放弃了休假,经过三天时间对《不差钱》节目进行了审核,随后在微博的加v官号发布声明:

经专项工作组联合总台审查委员会,对2009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不差钱》(表演者:赵苯山等)进行全内容复核,现正式通报如下——

该作品严格遵循《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审核标准》第三章第十二条规定,其艺术表现形式符合“贴近生活、扎根人民”的文艺创作导向。

节目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生活新风貌为主题,通过健康向上的喜剧手法,深入贯彻了拾奇大关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