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驱虎吞狼,祸水东引!(4 / 7)

加入书签

性;

企鹅因无法预判日期,抄袭时需额外消耗资源实时监控问界动态,以防撞车。

再者,即便是双方在不同日期举行“明星开放日”,企鹅这边因为是付费模式、再加上明星咖位、粉丝普遍弱于问界,到时相形见绌,更显寒酸。

v1.2大版本更新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方方面面都指向了推动免费用户向积分用户的转化、裂变。

更新当晚起,微博上炫耀生成“刘伊妃农场电子邀请卡”、“周杰仑农场电子邀请卡”的博文无数,大麦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上线仅两天,奔着目前《问界农场》联名的二十多位内娱明星的粉丝们就带动全体网民,给问界体系创造了巨大的协同收益:

问界票务以观影卡名义的资金池沉淀已高达4.5亿人民币,后台去重后的用户数量来到800多万,人均充值消费约为56.25元,差不多是一场电影的费。

这个数据的意义在于,在从6月开始的暑期、国庆、圣诞、贺岁、元旦、春节、情人节等热门档期中,问界本体系以及联盟的院线已经提前锁定了4.5亿的在线票务。

除非这帮粉丝网友就是人傻钱多,充钱只为积分,就是不去看电影,那没招。

就像80、90后们小时候5毛钱一袋买小浣熊干脆面,只为了里面的水浒卡一般。

这个数字也是在不断的版本更新中,利用用户的消费心理,逐渐引他们入彀。

更别提除了充电影卡换积分之外,还有微博、视频、商城的用户流量。

你方唱罢我登场,4月26号上午10点,问界也模仿了一次企鹅的喜报,给所有微博、视频等用户推送好消息:

亲爱的农友们!

春播夏长,万物竞发!自《问界农场》上线以来,承蒙7500万农友厚爱,我们共同缔造了一场属于休闲社交与生态消费的盛事!

数据见证成长——

用户规模:dau峰值突破3800万,每两位注册用户中就有一位每日耕耘不辍;

用户忠诚:7日留存率68%,30日留存率42%,远超行业标杆,这是对“轻量不轻质”理念的最佳注解;

生态协同:22亿积分流动背后,是9.8亿消费势能的精准转化,其中4.5亿注入在线票务,为暑期档储备观影生力军!

感恩与责任——

我们深知,每一颗伊妃联名的“鸢尾”种子的兑换,每一张电影票的预订,都是对问界生态的信任托付。

在此郑重提醒:娱乐消费需理性,积分兑换量力而行,切勿为冲榜过度消费,农场永不设消费门槛!

未来可期——

团队将以每月1-2次版本迭代的节奏持续优化体验,暑期更将推出“明星联动季”“跨平台积分通兑”等重磅更新!让每一分消费,都成为问界与您双向奔赴的见证。

最后,谨以路宽导演的话与诸君共勉: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农场如是,生活亦如是。

……

4月底的这一封喜报,差点儿成了邪恶轴心的丧报。

邪恶轴心原本还在得意洋洋地看自己挑拨起的“问q大战”,冷不丁这两位优等生你追我、我追你,共同进步,一回头自己还在原地。

邪恶轴心糟心啊!

综合08年11月到09年4月的总票房数字来看,近55亿的内地电影大盘,大麦网和问界两家在线票务网站的线上购票占比仅25%左右,整体市场规模20亿露头。

大麦网市占率70%左右,总共市场份额也就14亿左右。

现在你问界踏马的用一个flash游戏就提前锁定了下面档期的4.5亿份额?

版本才更新到v1.2啊!后续的增长潜力有目共睹,这几乎成为了近期密集研究此事的财经界共识。

况且现在还只是观影淡季,问界就已经把全生态协同玩出来了。

一旦到旺季,大麦网除了“大撒币”还有别的办法吗?

有鉴于此,时任《电脑报》新闻中心主任,拥有20余年媒体经验,被业内称为“资深互联网观察家”的林军发表了一篇文章分析此事。

林军是互联网史学家与产业记录者,他的《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是首部系统梳理中国互联网15年发展史的著作,被誉为“中国互联网正史”。

他在评论文章中写到:

问界这家互联网电影公司通过农场游戏构建了“积分锚定消费”的生态闭环,以轻量级休闲游戏为流量入口,将票务、电商、视频、社交等分散业务串联成有机协同网络。

其核心优势在于“明星经济+社交裂变+生态导流”的三重杠杆:

明星碎片兑换机制将粉丝经济转化为跨平台消费行为;

社交裂变通过“邀请函-积分奖励”模式实现低成本获客;

而积分体系则像毛细血管般渗透进问界全生态,最终形成“游戏引流、消费锁客、数据反哺”的正向循环。

反观大麦网呢?

万哒的线下院线资源与阿狸支付、白度流量未能形成化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