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柳总,我是来给老婆买生日礼物的!(3 / 9)
与此同时,天涯、虎扑、豆瓣、微博、心浪等互联网舆论阵地,均通过不同方式展现着和系列视频有关的话题,或是提供可直接跳转的链接。
在2009年8月8号周六的这一天,无数在线吃瓜的网友、媒体,关注此事的领导、业界同仁,以及老会长,点开了名为《老胡不胡说》的大型系列连续剧。
此老胡,赫然便是已经达成默契的“21世纪最强路吹”、“东亚最强80”后称号的创立者、《环球时报》时任总编辑——
胡锡近。
老会长忙着亲自串联上下、内外,连中午饭都没顾得上吃。
这会儿因为血糖较低,在女儿的帮助下颤颤巍巍地点开了《老胡不胡说》第一集,一张叫他无端生厌的脸出现在屏幕中。
胡锡近一身笔挺的深蓝色西装,内搭浅灰色衬衫,领带系得一丝不苟,坐在一张复古红木书桌前。
背景是一面巨大的投影屏幕,上面正播放着泛黄的老照片——
1984年的中科院计算所大门,几个穿白大褂的科研人员正搬运设备。
他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微微前倾,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却犀利如刀,仿佛下一秒就要揭开某个惊天秘密。
“各位观众朋友,欢迎收看《老胡不胡说》系列解密节目,第一个系列要为大家带来的主题,有关日前被议论颇多的连想混改,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吧。”
“我们将以事实为依据、法律规章为准绳,以故事解密的方式娓娓道来,为您深度剖析这场闹剧的前世今生。”
“好,下面请跟随我的脚步,一起走进25年前的中科院计算所”
老会长盯着屏幕,略有些蜡黄的脸上肌肉微微抽搐。
他干瘪的手指紧紧攥着座椅扶手,青筋暴起,眼睛死死盯着画面中胡锡近那张似笑非笑的脸,面前的午饭热气升腾,却已经无法吸引他的注意力。
视频里,胡锡近正用他那特有的、带着几分戏谑却又一本正经的语调讲述着事情原委。
倪广南、张杰们愤怒的控诉,经过问界影视编剧部门的改编、补结合天映画专业团队的动画和特效制作,以及老胡低沉生动的叙述,最终以一种大型商战解密故事片的形式,呈现在观众眼中。
见鬼,这是拿了欧洲三大和奥斯卡电影奖项的嫡系编剧、剪辑等制作团队啊!
全中国还有比这个团队更会制作商业片的么?
只是现在被路宽用到了给吃瓜群众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上,逼格已经不可谓不高了。
老胡自己踏马的几辈子也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啊?
当问界在半个月之前向他抛来橄榄枝,老胡真正走近问界大厦去录制节目,触及到这艘文化航母的一角时,穿越者掌控的舆论资源,是他根本无法拒绝的。
上一世被如何戏称叼飞盘暂且不论,现在他已经象早前的卓韦一样被暗暗收编,成为了2009年当下的“司马夹头ps”。
胡锡近本身在这个时代的口碑也不算差。
他在93-96年深入波黑前线进行战地报道获得一致认同,从05年任职《环球》总编开始,用四年时间将该刊带回了百万级销量的行列,只在楠方等报业集团之下。
于是老会长眼中的他,正在以“说书人”的风格主持,结合历史文档、当事人采访、动画演绎、情景再现等手法,将连想的股权变迁、技术路线之争、商业博弈等复杂议题,拆解成通俗易懂的“商业谍战剧”。
每集结尾留悬念,引导观众“追更”。
总时长半小时的第一集快要结束,老会长不算太落伍,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被称为“弹幕”的东西,只觉得眼前发黑,头皮发麻。
“卧槽!原来连想的‘技工贸’路线是被他硬生生掐死的?倪广南太惨了!”
“2001年股改就是一场资产大甩卖!的股权也就这么贱卖了?”
“老胡牛逼!这节目比《大明王朝1566》还刺激,连想版严嵩是吧?那柳琴不就是小阁婊?”
老会长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斗,这些弹幕里夹杂着大量他从未在主流媒体上见过的尖锐质疑,甚至有些细节连他自己都快记不清了,却被胡锡近用文档、动画和采访还原得清清楚楚。
更让他心惊的是,弹幕的舆论风向几乎一边倒:
没有人关心“问界是不是幕后黑手”,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一次到底流失了多少资产”、“收购ib个人电脑业务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正如刘伊妃所说,议题又被公关公司老板巧妙地“转移了”。
你不是用“低门坎的冲突叙事,复盖高门坎的制度讨论”吗?。
符合这些全部反制配套和舆论对攻实力的,纵观东大也只有问界满足条件,这仍然是多年“筚路蓝缕”的产业积累,练就的内功。
伴随着标志性的“因此,老胡认为”,第一集进入尾声。
十秒不到,自动播放的下一集已经开始,当“胡说八道”的那张脸再次映入眼帘,柳琴终于忍受不住,操作鼠标叉掉了界面。
“爸,饭都凉了。”
“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