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分鼎祭荣衰(3 / 4)
。
贾琮一边翻看年货帐目,杨守明在旁说道:“伯爷,今年收成除各类米粮总计一千五百石。
还有各类鸡鸭牛羊家禽、獐鹿熊猪等野禽、裘皮药材、河鲜海货等。
除去沿途车马损耗支用,合计二百八十两,共计折银六千三百十五两。
神京的物价,高於辽东之地,这些收成除府里年节自用,如能妥当折买换银,所得会高於此数。”
贾琮对东府农庄所得,十分满意,已高於他原先预期,对杨守明的精明干练,也颇为讚赏。
他对鑫春號发跡之后,收拢教养的这批孤儿,不管是眼前的杨守明,还有金陵的程阳、许小光等人。
他都怀著特有的关注,他们曾挣扎生死边缘,因鑫春號获新生之机,身上蕴藏极大的勤勉和忠诚。
贾琮和杨守明聊了盏茶功夫,因年底事务繁杂,便起身离开。
又让东府管家安排车队食宿,让杨守明等在神京过完年,再启程返回辽东。
荣国府,荣禧堂。
贾琮忙过东府杂务,刚入得堂中坐下,便见小红俏脸含笑,快步走入堂中。
说道:“三爷,金陵老家的三位叔辈、四位同辈,入京参加除夕年祭,如今已在城外三十里地。
他们手下小廝今早快马入城报信,估摸午时前后就能到府。
按照家中老规矩,招待茶水和接风小宴,我都已让人备下,三爷今日可得空?”
贾琮笑道:“自然得空,同族亲戚,远道而来,总要以礼相待。
等会你去东院传话,就说金陵十二房来了长辈,请老爷过来相见说话,金陵的长辈,老爷多半都认得。”
小红又道:“我爹昨日得三爷吩咐,今早去了光禄寺,领了宫里发的春祭恩赏银子。
恩赏银子有两份,一份是西府老国公一千两,另一份是东府太太八百两。”
小红说完去了东厢房,端一个朱漆托盘过来,里面放两个明黄绢袋,透著皇家端严之气。
每个绢袋上都盖礼部朱红大印,用蝇头正楷写明,上祭何人、名字官爵、誥封何品、恩银数目。
两个绢袋上还写“皇恩用赐”四个字,格外显目庄重。
贾琮拿过那个略小些绢袋,心中颇为感慨,小红所说的东府太太,便是生母杜锦娘。
但是今年宫中赐发的恩赏银子,实在有些內涵。
贾赦去年亡故,当初因爵位搁置,去年除夕便没发恩赏银子。
事后贾琮承袭荣国爵,原本缺失也没有补发,贾母也不好和朝廷计较,这事也就混过去了。
按照常理,贾赦身为上代爵主,爵封一等將军,发放年祭恩赏银子,该有他的一份,但偏就是没有。
旁人或许不知缘由,贾琮却能掂量出轻重端倪。
去年贾赦突然横死,至今仍是悬案,虽他没担上任何罪名,丧事排场一切如常。
但贾琮身在局中,深知贾赦不仅参与辽东火枪失窃,还牵扯金陵火器私造工坊大案。
对於嘉昭帝而言,贾赦居心险恶,罪不容诛,死有余辜。
如不是嘉昭帝需重用贾琮,其中又牵扯宫中赐婚之事,荣国府早就因贾赦大祸临头。
这种隱罪不发的情形下,怎还会给贾赦发恩赏银子。
只是这等秘辛內情,牵扯君心圣意,自然不可为外人道。
而且此次下发恩赏银子额度,也与上年大有不同。
贾琮生母杜锦娘虽被追封,但生前身份低微,封不过五品誥命,且已亡故多年,恩赏祭银有所定例。
但本年下发恩赏银子,却比往年升格到八百两,已和荣国公千两规格接近。
国之大事,在戎在祭,宫中恩赏银子,世家大族极为关注。
光禄寺下发祭银,但有扣发、减发、增发等事,绝非无的放矢。
背后隱含之事,便是功过、便是礼法、便是君心!
贾琮心思细密精明,又深知嘉昭帝性情心术,自然领悟这等做法深意。这是抬升东府新贵,打压西府荣国旧望,分鼎祭荣衰,新爵压旧勛。
从小处来说,因年祭恩赏的变动,贾琮在贾家威望,將愈发坚如磐石,荣国世爵影响力再次减弱。
从大处来说,嘉昭帝对四王八公旧势,持续的削弱和打压,从来没停下脚步。
巍巍大周宫城之中,乾阳宫和重华宫,两宫並屹的天平,日久天长,將发生难於预料的倾斜
此事贾琮虽让林之孝去办,但根本就瞒不住人,一时三刻就会传开。
贾母、贾政等知道此事,必定心中憋屈或纳闷,其余十九房子弟知晓,更会有许多揣测。
总之除夕之日,多半各人心中不太平,但这些不用贾琮去操心,此事对他並没有坏处。
说道:“小红,让林管家开宗祠正堂,两份恩赏银子先供奉香火,年祭时再焚袋上祭。”
等到小红出门办事,贾琮起身出荣禧堂,去了院中东边三间小耳房。
荣禧堂是荣国正堂,是家主处置家务,接待外客的正厅。
正堂东边三间耳房,才是家主日常居坐休憩之地,歷代家主都是如此,贾琮自然沿袭此例。
他出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