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2 / 3)

加入书签

她做着这个打算的时候,突然被告知宋家买了一辆二十来万的、崭新的白色小轿车。

初听到这个消息,宋夕因过于诧异,怀疑是小姑看岔了眼。宋家没人会开车,继母的儿子也许在她来英国后考了驾照,但有驾照,家里也没钱给他买车。

所以对这二十来万的小车,她猜测或许是继母的儿子为了充面子向别人借来开开。

宋家没存款,宋华斌年轻时靠打麻将赢的那些钱,这些年早就花得差不多。他和汪月菊也不是多勤快的人,靠做小工赚的钱管管每天嚼用也差不多了。就连她当初要来牛津大学念书,他们也因为顾忌着要花很多钱的关系,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她留在国内。

最后还是得知这笔钱不用他们出,这才歇了口。所以,这样的家庭又哪来的闲钱去买二十万的轿车?然而,她的解释,小姑不仅没听,还骂她是个只知道念书的傻子。“你别和我说这些有的没的,那辆车我确定是你继母买给她儿子的。”小姑是个泼辣的人,对宋夕不好也不坏,但她特别嫌恶汪月菊,也就是继母。

这个立场让她自认为是和宋夕站在一块,她和汪月菊别苗头,也是在为这个侄女出气。

每当她到宋家去,就是奔着找把柄的,里里外外明看暗访,就为了找出继母苛待宋夕的证据。

但汪月菊惯来会以好面目示人,对宋夕的苛责她从不放在明面上。她越装,小姑越是厌恶她,也越见不得她好。同在一个小县城,虽隔着一段路,但左右谁不认识谁?认识的人一多,消息接收的也就越快。

小姑向来“关心"继母的一举一动,哪天高兴哪天发火,她都能打探出原因。她发现今年元旦之后,汪月菊明显变得不一样,看起来容光焕发了似的。她好几次在县城的菜市场里碰到对方,这人正在肉铺挑肉。挑的还不是便宜的猪肉,全是上好的牛羊肉。羊肉她没吃过,但牛肉过年的时候会买上一两斤尝尝鲜,她记得价格是七八十块钱一斤。

将近百来块钱的肉可不便宜,她汪月菊竟然舍得买?然而出乎她意料的事,这女人不仅买了,数量还不少,分了好几个袋子装,最后也干脆利落的用几张红票子结了账。小姑知道宋华斌摔了腿,她接到消息的隔天就去割了几斤猪肉,又拿了两百块钱去了宋家。

当时宋华斌还没做手术,躺在床上打算忍一忍,或许这腿就不会那么疼了,可是他错估了伤势,经过一晚上的拖延,这腿越发的严重。小姑到宋家的时候,就听见宋华斌在房间里不断哼着声,而汪月菊则不甚在意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她当时将猪肉鸡蛋隔着桌子上,顺势看了眼那些菜,没有一片肉。又过了三天,宋华斌做了手术,她作为他的妹子,肯定要去看。她不知道术后要不要忌口,又要忌多久,反正连着三四天过去,宋华斌吃进嘴里的菜就没好过。

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想要快速恢复,总该得吃点好的补补。她汪月菊就是这么照顾自己丈夫的?

小姑气不过,让她买点肉给宋华斌吃,汪月菊则表示肉已经吃了不少了,她倒是想再割点肉回来,是宋华斌让她不要乱糟蹋钱小姑一噎,她不知道自己要不要信她的话。似乎是见到她没话说了,汪月菊开始诉苦自己耽误了工作,没钱赚,每天还有不小的开支。之后她又提到宋夕,说这个小姑娘本事大,不用家里出一分钱就去国外把书念了,将来肯定有出息。

她当时还透露宋夕很快会回来看望宋华斌。小姑第一想法是这个女人不想照顾宋华斌,这才将宋夕叫回来,让她伺候人。

她气不过,一连几天往医院跑,结果宋夕并没有回来,她询问原因,结果宋华斌装傻不回。

而让她惊讶的是,继女不回来照顾亲爹,汪月菊该生气,然后数落宋夕的不是才对,可她反倒是一改之前的不如意,整个人都生机勃勃了起来。甚至看见她时,也眉开眼笑,活像是发了大财。这是第一次她觉得不对劲。

第二次,是在过年那天。

宋华斌在家休养。

她过来时,他坐在沙发上苦着一张脸,看起来有些懊恼又有些后悔。而汪月菊则相反,她笑容比之前更甚,像是过年的喜气全到她一个人身上。小姑试探着询问,宋华斌依旧一声不吭,汪月菊则打着哈哈,什么也不愿意透露。

当时给她的感觉就像是他们宋家要瞒着发财的秘密,千万不能被像她这样的穷亲戚知道了,然后舰着脸上门来借钱。当然这些都是她当时的猜测,做不得准,直到几个月前宋家那栋楼的底下出现了一辆簇新的轿车。

她和宋家周围的邻居打探情况,得知从年后开始汪月菊的儿子就开始频繁跑回来,自己的出租屋不住,日日跑回来住,这很反常。还有上次那些牛羊肉,非年非节的,她拎着数量可观的肉开始走娘家亲戚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工作耽搁了,钱不够用么?

一开始她也以为这车不是宋家的,汪月菊那儿子没啥出息,没本事还爱摆阔,认识的全是乱七八糟的人,全身上下除了那张嘴随了他妈,会哄人,再挑不出好来。

她猜测这车或许是他借来的充场面。

可再怎么铁的朋友,也不可能连着数月外借。最后还是她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