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寒元(1 / 2)

加入书签

第51章柳寒元

西斜的日头透过榻扇窗照进书房,檀木案几旁,陶炉腾起袅袅白雾。窗外院中支起了几座晒架,凌风挽袖在簸箕上翻晒着药材,时不时还会到一旁石臼前坐下,然后就会响起捣药声。

“吱呀一一”

木门开合的声音尖细到刺耳,司凡蹙眉回过头,目光不善。钟惟安合门的动作一顿“被杏花撞坏了,还没来得及修。”“它平时不是被绑在驴棚?”

从鹞仪岗回来,她亲眼看着钟惟安将杏花绑在驴棚。凌风捣药声停下,笑着回道:“凌雨忘记给它喂食,它把缰绳嚼断了。”司凡回想了片刻,好像在她的印象里,杏花哪怕拉着车跑,那张嘴巴也没停过咀嚼,也不知道钟惟安从哪买了这头驴。钟惟安放弃关门,走进书房将两卷册子放在桌案。司凡没有看桌案上的东西,径直问道:“你是知道司道林的死有问题,还是知道司道林的死与金乌教无关?”

钟惟安有条不紊地继续手中的事,他用湿帕隔着陶罐把手,将沸水冲入案几上的两个青瓷茶盏内,水雾顿时萦绕在两人之间。“黄兴死前告诉了我一件事。”

钟惟安将其中一卷册子顺着桌案推向司凡之后才在司凡对面坐下,将黄兴临死之言说了一遍。

司凡不明白他为何说起此事,但还是摊开册子垂眸看了起来。钟惟安:“渭州林县令因为贪没赈灾银,导致渭州雪灾后生了瘟疫,他有一儿一女,年龄与黄兴及其妹妹相仿,他们应当是用了某些手段从渭州逃脱。”司凡抬眼,“这与我问你的事情有联系?”钟惟安抿了口茶,“六年前西北多地雪灾,你应该有印象,岷州也在其中。灾情的消息传回汴京,朝廷派特使亲赴凤翔府赈灾,灾情趋向稳定后特使返程,谁知刚出凤翔府地界,凤翔府瘟疫就蔓延开…司凡打断他,“我已经看完了。”

钟惟安搁下茶盏,缓缓道:“卷宗上没有记录的,最先发现瘟疫之处,其实是清平老伯爷带领的西北边境驻军司家军。”众人只知渭州县令欺上瞒下贪污了赈灾银导致瘟疫,却不知最先被影响的地方,却是隔了几座城池的西北边境。

“大理寺有关渭州贪污案的卷宗并不全,你现在看到的这份是前两日左丘锦到刑部寻了人私下抄录的,他在抄录时听闻了一件事。”钟惟安骨节分明的手指敲了敲手边的另一卷册子,“司道林也去刑部找过渭州贪污案的卷宗,不仅如此,他还要了这个。”日影缓缓挪移,司凡眼睑低垂,神色晦暗不明,她将册子拿到面前展开:“司家军渭州布匹……”

“特使离开,凤翔府地界因灾情流民增多,各地为防流民暴乱,城门轻易不会打开,瘟疫刚起时凤翔府的官员一方面紧闭城门防止瘟疫蔓延,另一方面想掩盖住瘟疫消息,朝廷一时半刻便没注意到此地生了瘟疫。”“西北雪灾,比之更西的夏国更是严重,他们牛羊马群冻死无数,难以捱过冬日的情况下越过边境,在边境西宁多地抢掠。”“夏国当时并不想与大晟开战,所以几次对上都是小冲突,司家军常年驻军西北,如何就会败得惨烈?”

以致夏国越过宁州,被匆忙领军赶来的元老将军拦住。司凡看得仔细,当日,老伯爷得知夏国边境的几处小部落聚集而来,随之带着司道寒等将士迎战,仅从人数来看超出对方许多,可最后活下来的将士寥参数人,老伯爷死在战场,司道寒重伤昏迷,被将士拼死带了回来。元老将军守住边境后才发现司家军的不对劲,那几日不断有人病倒死去,军医很快确认司家军近半数人都已感染疫病。钟惟安:“老伯爷尸身寻回,军医这才发现他也同样染了疫病,当日随他出去的将士,除了司道寒,仅有少部分人没有患病。老伯爷去世,司道寒伤重,司家军到处都是染病的兵卒,调查疫病成因的事便落在元老将军身上。

凤翔府疫情再瞒不住,渭州县令贪没赈灾银的事情也浮出水面,可军营并不是随便出入之地,渭州至军营中间隔了数座城池,我记得岷州也在其中。”司凡颔首,司道轩原身虽然平庸,但很怕死,从凤翔府流民增多后,他就不准打开城门,也因此阻了瘟疫,此事还给他添了一笔功绩。钟惟安闲散向后一靠,手肘搭在圈椅扶手上,“因此军营瘟疫的源头就很奇怪,元老将军查了一圈最后认定是军中新制的一批戎装出了问题,因为那批戎装的布匹来自渭州。”

司凡合上册子,“司道林是何时去刑部找过卷宗。”钟惟安眼里多了一抹探究的意味:“你为何总是称他司道林,而不是大伯?”

司凡眉心微微动了动,眸子微挑似乎不太明白他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谈事自然是说名字更清晰明了。”

钟惟安一听,微挑眉,没说是否信她的说辞,回道:“去年九月司道林以武德司使的身份从刑部调了这两份卷宗。”他垂眼看着司凡,继续说道:“次月,司道林旧伤复发′病逝'于房中。”暮色漫过窗棂,将案头堆积的册子染成黯淡的赭色。司凡揉着胀疼的太阳穴,将案头的宣纸拖到面前,素白指尖捏着羊毫笔。钟惟安在她拿纸时就捻起一枚墨锭,慢条斯理地将墨锭浸入砚中,水流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

绯袍广袖半挽,墨锭在砚台缓缓打圈。

司凡撑着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