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跑了的第六十五天(2 / 2)
,手感好的牛仔布,俺刚开始一听就觉得不对,这要是内行人,哪能这么说,牛仔布俺们厂也生产过,可那说的都是多少支,一般都是10支纱,这牛仔布其实是纯棉的,支数越高,越精细,面料越柔软,那外国人要的至少得是40支纱才能做出的手感,俺们费劲脑子,好不容易做出来了,可这批货却砸在手里了,俺找其他人卖,人家嫌弃俺们料子价格贵,还说牛仔布就得是硬邦邦的,这么柔软的,人家不要。”张厂长显然是这回进北京,受的委屈不少。这说着说着,鼻头又红了。
刘燕等人也多少能理解张厂长,现在北京人越来越多,今年过年后尤其如此,不知怎地,就像是一下子全国各地的人都朝北京跑过来了,北京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本地人跟外地人吵架,外地人跟外地人干架,这些事层出不穷,至于什么阴阳怪气,被人瞧不起都是小事了,坑蒙拐骗的事多了去了。刘燕摸着那布头,软是真的软,弹性是真的有弹性,再看颜色,深蓝色、浅灰色、纯黑色都有。
甚至还有红色、橙色、紫色。
她不禁奇了,“那外国人跟你们订了多少货?”张厂长吸了吸鼻子,伸出一个巴掌,“五十吨。”“五十吨牛仔布?"刘燕倒吸一口冷气。
这么些布料,怪不得张厂长得特地跑北京找人了。这至少得值个十来万了,要是卖不出去,怕是要被上面追查。“你们这些布,什么价位?"刘燕道:“厂子在哪里,能让我们过去看看吗?张厂长喜出望外,抬起头来:"你们真想要?““如果你们料子没弄虚作假,我们就都要了。“刘燕看向闻蝉,闻蝉不着痕迹点了个头,她才开口。
张厂长张大嘴巴,他手忙脚乱地在身上四处摸寻,然后瞧见地上的皮革包,赶紧拉开皮革包,找出一个小本子,“我们一共50吨牛仔布,十四吨是藏蓝色,十吨是……,这颜色不同,价位不同,我给您算最便宜的,所有包圆了是这个价。”
他写了一连串数字,十二万。
“这个价格可贵了。"陈博正道:“现在买布都不要布票了,一尺也就八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