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跑了的第一百六十四天(1 / 2)
第164章不跑了的第一百六十四天
刘燕得知这事后也气得不轻。
主要是那个小领导是她托朋友的关系牵桥搭线的,本来要是真有什么难处,那还好说,可对方分明是很不给面子。就算是拒绝,有必要把话说的那么难听吗?刘燕拍了下桌子,“我去找人问问,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闻蝉把她拉住,道:“算了,刘燕。”
“哪能就这么算了。“刘燕气得脸都红了,“这好好的做生意,又没偷没抢的,那孙子有必要把话说的那么难听吗?”赵丹本来很生气的,可看刘燕这个样子,都跟着帮忙劝刘燕,“妹子,没事,不要紧,咱们出来做生意,预料到的,他们那些领导,又有权利,能看得起咱们才怪了,被奚落几句没什么大不了。”
胖子给她们几位出主意:“要不我去打听打听,那领导怎么回事,兴许是图钱,觉得咱们没孝敬到位呢。”
这也不是不可能。
有些人就是这样,明明对他来说随手的事,可他贪图好处,非要拿捏你一下,让你自己去领悟,领悟明白了,知道该孝敬,他就给你变一张脸,立刻来个前倨后恭。
闻蝉觉得这也是一个可能,她让胖子想办法去打听打听。胖子在这些事情上还真有天赋。
他跟那电视台门卫套近乎,打听到门卫也是东北人后,就非拉着人家去吃饭,还给人家塞了两包烟,送了老家那边的哈尔滨红肠。那门卫便跟他亲近起来,透了个消息出来。胖子顿顿顿地喝了满满一杯水。
赵丹忙给他又添满,“弟,别喝急了,慢点儿喝,没人跟你抢。”胖子挥挥小胖手,拿袖子擦了擦嘴巴,道:“大消息,这回那领导真不是图钱,是,是上面好像风向变了。”
“风向变了?变什么了?“刘燕心里一紧,这年头的个体户哪个不是提心吊胆地做买卖,就怕风向哪一天就换了。
胖子道:“听说上面的大领导都说这几年社会上风气不好,都是只奔着搞经济的结果,所以不但电视台,可能所有行业都要整顿一下。”听见这话,刘燕从刚开始的生气已经变成惊慌,她问道:“整顿一下是什么意思?″
胖子看了看外面低声道:“听说要恢复到以前那种经济制度。”以前那种?
那不就是计划经济吗?
胖子这话真还不如不说,说出来简直要把所有人吓死了。她们这边,闻蝉算是岁数比较年轻的,刘燕跟赵丹俩却都经历过改革开放之前,那时候,做点小买卖都属于资本主义,都要被批斗。这要是这事是真的,那她们挣了那么多钱,那一个批斗能解决吗?至少也得坐牢吧。
刘燕脸都白了,却看见闻蝉若有所思地在那边思索着什么。她忙问闻蝉:“闻蝉,你觉得胖子说的事是不是真的?”闻蝉手指敲击着桌子,“我觉得提议可能是真的。”她这句话让刘燕跟赵丹都心里一紧。
但闻蝉很快道:“不过我认为,这个提议根本就是天方夜谭。”赵丹道:“妹子,你脑子比我们聪明,又出过国,你给我们解释解释,好让我们安心啊,要不然,我们这几天晚上都别想好睡了。”闻蝉安抚道:“赵姐,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可你们想象,咱们现在好不容易老百姓挣了钱,日子过得比之前好点儿,治安问题、各种问题的确存在,但人能因噎废食,能因为怕火烧房子,就不在厨房做饭吗?咱们领导人可比咱们还聪明,想的长远,肯定不会干这种傻事的,你们再想想,真要恢复到之前,那那些华侨、外商怎么办,咱们不会,也不可能干这种事的。”道理人人都懂,但缺乏闻蝉这种笃定的自信跟冷静的解析。刘燕跟赵丹听了她的分析后,都觉得心里松了一口气。闻蝉也顺便先给他们打个预防针:“不过,能传出这样的消息出来,说明肯定有人是这么想的,这些天怕是要闹出些动静来,咱们不必担心,但也别出头,等着好消息吧。”
“妹子,听你的。“赵丹说道。
果然,没几天后,报纸广播社会上就刮起一股风,说是上面对现在的风气很是不满,要整顿市场,不能走资本主义路线。消息一出,人人惊慌。
毫不夸张地说,不少老百姓都跑去抢购,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都抢。王大爷、和尚他妈他们都跑去买了一大堆有的没的,光是买回来的棉布就足足有几十匹。
他们的东西多到甚至需要三轮车帮忙送回来。闻蝉跟陈博正回来的时候,就看见家家户户跟蚂蚁似的往家里背各种各样的东西。
和尚他妈扛着的棉布都要掉地上了,陈博正上去帮忙拉了一把,把自己的公文包给闻蝉,帮和尚他妈拿起旁边的米面什么的:“阿姨,您买这么些东西干嘛?家里来客了?”
和尚他妈回头看到是他,忙道:“阿正,你们别管我了,赶紧去买东西,多买点儿。”
“买东西?”
闻蝉纳闷地问道:“买东西干嘛?您这好几袋米够吃一年的吧,不怕生虫啊。”
和尚跑去闻群书家里住后,和尚他家里就剩下他妈一个人,大妈手里又有钱,实际上自己在家做饭的时间不多。
和尚他妈道:“你不懂,这米生虫怕什么,回头晒晒,洗的时候捞出来就行了。你们还没听说吧,上面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