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3 / 6)
徐江点头,“外伤性颅内血肿是急重症。”陆嘉述问:“你怎么看?”
南栀说:“我记得有非手术治愈的病例。”徐江道:“不手术?这是不是太冒险了,万一病情恶化,就把孩子耽误了。”
陆嘉述问:“能给出方案吗?”
南栀想了想,说:“20%甘露醇每次1~2g每千克,地塞米松5mg,每日静滴2~4次,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血压、脉搏等体征。”徐江摇头,“如果血肿不能消除呢?太冒险。”“其实现在就有不手术的病例,而且手术与否,也要看患者的情况。”南栀娓娓道来,“小儿颅骨比成人更薄,而且有弹性,对血肿压迫的代偿能力也比成人强,小儿合并脑挫裂伤的发生率比较低,相比较成人,有很多优势,这是可以选择不做手术的理论基础。”“再说患者自身的情况。一般主张血肿量少、脑受压轻、中线移位不超过0.3厘米的,可进行非手术治疗,也就是保守治疗。我刚刚看了这两人的病例,完全符合。当然肯定还需要密切观察,如果病情恶化,就需要立刻手术。”徐江思索好半响,才点头道:“确实可以尝试。”陆嘉述笑笑,“如果要手术,还得叫她过来,她想做外科医生。”徐江问:“儿外?”
小儿外科的人才比较少,徐江是因为陆嘉述才有次猜测。其实不仅是儿外,儿科就不是一个好选择。儿科赚得少,事却要多得多,他刚来医院时,就有意避开儿科。有几个人真的能走到陆嘉述这步?
他们这些人,能在临川市混得开就不错了,陆嘉述可是被首都看中,先调到富雅医院,后来又一手创办首都儿童医院的。徐江笑着摇头,和其他人的反应一样。
康宁医院只要别越来越差,他就烧高香了。至于陆教授带来的这位……
徐江不好意思在人家未婚夫面前光明正大地看,便偷偷看南栀。说话办事倒是很有条理。
但就怕将来是全科医生。
陆嘉述说:“总之,多看看就是了。”
敲定两个孩子的治疗方案,陆嘉述又带南栀和陆随去了病房。主要是带南栀,陆随是顺便去的,陆嘉述见他也要去,还烦得直摇头。陆随善意提醒,“我是您孙子。”
陆嘉述道:“你一个心外的,总来掺和儿科的事干什么?心外这么闲?”陆随…”
亲情随风而散。
儿科的病房格外热闹,住的全是塌陷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幼儿园的房子都是私人建的,用料不太扎实,盖了十几年就到了。不过也有好处,目前为止,竟然还没有小朋友送命,只是有几个人动了大手术。
“鲁蓓蓓的眼囊虫病是个问题,她现在在单独的病房,恢复得一般,孩子的求生意志薄弱。”
陆嘉述推开病房门,吉姚正坐在病床旁抹眼泪。她一看到南栀,眼泪落得更凶,“南医生,蓓蓓一直睡,醒了也不说话,她这是怎么了?”
南栀问:“她如果醒了,你打算说些什么?”吉姚不解地看着她。
南栀说:“起码不要骂她。”
“我怎么会骂她呢?她如果能醒过来,能好好地站在我面前,我可以用命换啊!”
陆随冷笑,“既然爱你的女儿,之前为什么不对她友善些?打工累就多休息,把时间放在陪女儿上,也比发泄怨气强。”南栀怕吉姚太难过,便说:“要注意心理创伤,成年人被房子掩埋都会有后遗症,更别说她一个孩子,出事时又什么都看不清楚。”吉姚捂住脸哭起来。
正巧前夫一家人赶过来。
前夫模样一般,看起来只是普通人。
他提着大包小包走进病房,“今天我看着,你去休息吧。”吉姚看向前夫。
他们曾经恩爱,但彼此性格不合适,才走到今天这一步。她恨他,恨他毁了她梦想中的家。
如果没有鲁蓓蓓,她宁愿一辈子不见他。
她甚至还试图给鲁蓓蓓改名字,但派出所不同意,说是改名字男方必须也在场。
她就不明白了,孩子是她生的,现在又离婚了,凭什么不能改名?现在,这些怨恨都随风而去。
她计较不动了,起码前夫是真的爱女儿,这点她也能看得出来。吉姚说:“你把东西放下,多来陪陪他,和她说会儿话。”前夫点头,“知道了。”
吉姚站起身,拿起军绿色的粗布袋子,里面装着两个铝饭盒,是吉姚给鲁蓓蓓带的饭,她没吃两口就不吃了。
吉姚说:“她现在或许也不想看见我。”
吉姚叹囗气。
她正要走,手便被一双小手拉住,鲁蓓蓓不知何时睁开眼睛,声音虚弱,″妈妈要走吗?妈妈别走了。”
这一刹那,吉姚泪如泉涌。
大
陆嘉述年纪大了,虽然没有重大疾病,但身体到底是比不上年轻人。她带着南栀在病房转了一圈,确定没有突发情况后才离开。离开前叮嘱南栀把周末的时间空下来。
陆随好奇道:“周末要做什么?”
陆嘉述说:“不该你问的事别打听。”
陆随…”
陆嘉述想了想,还是不放心,低声对南栀道:“你还年轻,心思最好放在事业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