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3 / 6)

加入书签

片人,他时常要去交际应酬,也见过很多需要提前很久预约或者大排长龙的饭店。

只是那些饭店大部分是网红餐厅,或者是超级老字号,手里都有那么几样硬货,才能够吸引来那么多络绎不绝的食客们。可是现在他们来的,不过是一个随处可见的小吃摊,甚至之前听陈默所说,小吃摊上卖得东西也很普通。

居然能够吸引这么多人提前来排队?!

一时间,老周心里都不由地产生了好奇的心理。5点55分,靛蓝的小吃车准时出现在十字路口。几乎在小吃车刚出现的时候,排队的人群中就传出一声欢呼:“老板来了!”

一瞬间,刚才还在低头玩手机、和朋友聊天说笑的食客们,全部都抬起了头,期盼地望着小吃车一步一步靠近。

这一瞬间,陈默下意识就想要拍摄下这个画面,旋即才反应过来,自己今天根本没有带摄影机。

只是他内心已经想好了,后面应该怎么在纪录片里呈现出这个画面。现场的人多的超出众人预期,他们等了好一会儿,才终于轮到。出于刁难的心理,老周点了一份爆辣炒饭,录音师阿Ken根据自己的口味,要了干炒牛河,其他人实在选不出来,就一人拿了一个盒饭。老周盯着眼前的炒饭,纸盒里里金黄的米粒裹着暗红色辣椒碎,像是撒了一层细碎的红宝石。热气窜上来,带着浓重的锅气,刺得他鼻尖发痒,下意识居然打了个喷嚏。

这一个喷嚏出来,老周自己都有些愣住了。作为地道的川川蜀人,他从小就是在辣椒堆里面长大的,对于自己吃辣的水平有着足够的自信。

可即便是在川蜀本地的餐馆里,能够一闻就让他辣到打喷嚏的,也没几家。第一勺入口,舌尖先尝到鸡蛋的油润,紧接着辣意如野火燎原,从舌根一路烧到耳后。

老周忍不住猛地仰头灌下半瓶矿泉水,喉结急促滚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好辣!好爽!”

这辣椒的用量和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辣得过瘾,但又不会让人受不了。辣椒的香味完全渗透到米饭里,每一口都是满满的幸福感。阿Ken是粤地人,从小口味就偏清淡,不喜欢过于油腻或者辛辣的食物。不管是盒饭里的锅包肉,还是重油重盐的炒饭炒面,他都不是很喜欢。唯独有一样是意外一一

干炒牛河。

在阿Ken的认知中,干炒牛河是不归属于任何一类的单独菜品。只是对于小吃摊的干炒牛河,阿Ken一开始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待,在拿到干炒牛河后,他轻轻地吹了口热气,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牛肉鲜嫩,米粉滑而不腻,清淡但鲜美,食材的本位都被完美地保留了下来。

吃着这一份干炒牛河,阿Ken一瞬间觉得自己心中曾经“干炒牛河NO.1”的位置都快要易主了。

他在干饭的间隙抬起头,默默地记下了小吃摊的位置。准备之后想吃干炒牛河就过来。

林夏是东北人,在看见今天的随机盒饭是东北三杰一一锅包肉、地三鲜和拔地丝瓜,就果断地选择了盒饭。

揭开饭盒时,糖醋香在刹那间就扑了满面。锅包肉炸得蓬松,金黄的脆壳泛着蜜色光泽,咬下去"咔嚓"轻响,里脊肉还锁着肉汁。地三鲜浸在清亮的油里,茄子块刻着细密菱纹,吸饱了土豆的绵香。最底下压着拔丝地瓜,糖丝拉出细密的金线,在晨光里微微发颤。林夏夹起块茄子,忽然想起大学暑假回沈阳,奶奶总把茄子切成滚刀块,用铁锅炕得边缘焦脆。眼前的茄子更精致,但那缕豆油香分毫不差。地瓜块在齿间裂开,烫口的甜裹着沙瓤,糖壳又脆又甜。“就是缺瓣蒜。“林夏下意思脱口而出,这才忽然意识到,自己此时并不是在老家的饭店里,而是在距离家遥远的小吃摊上。就在林夏愣怔的时候,从小吃摊后传来言初莘的声音:“这里有蒜,自己来拿吧。虽然不是腊八蒜。”

林夏拿来蒜,一口蒜,一口盒饭,忍不住露出了笑容。等到众人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觉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把一开始瞧不上的小吃摊的美食,吃得干干净净。

“怎么样?之前是谁说,小吃摊绝对没有好吃的?"陈默看向制片人老周。老周轻咳一声,假装这句话不是自己说的:“凡事总有意外。”“所以,现在怎么说?"陈默再次提出了和会议室里同样的问题,“同意拍摄《市井烟火》拍摄的,举手?”

编剧林夏最先举手:“其他的暂且不提,但是这一个盒饭,不管是三个菜还是饭,和我吃过的很多星级餐厅也不差什么了,甚至更好吃。如果拍摄的都是这种水平的小吃摊,那我不会反对。”

“我也同意。"接着举起手的是录音师阿Ken,“我阿婆告诉我,能把干炒牛河做好的都是好厨师。”

“我也…”一旁的摄影师小方弱弱地举起了手。“我同意。”

“同意。”

“同意”的声音此起彼伏地响起,最后,只剩下制片人老周没有表态。“怎么说?老周?你同意吗?”

“行行行。"老周最终也举起了手,“但即便是在露天环境,也要保证最后的成片质量。”

“那当然。"陈默自信开口,“这可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