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入府(2 / 3)

加入书签

了薛小姐情况的,他到薛府来问候一番,也合情合理。

听太子这么问,崔婉清简直眼泪都要出来了,她可真想抓着太子手臂哭诉一番:“不好,不顺利,我可怜的女儿,病逝在了半路上,求太子多怜惜怜惜那缕芳魂。”

崔婉清只答:“回太子的话,静蕴身子已大好了,一路都还顺利,静蕴,出来见过太子。”

身子要是不好,就不能为皇家开枝散叶,就不能当为太子妃。

她捡来的那位,食量不小,腿脚也好,洗干净脸一看气色就很好。

崔婉清唤了尹采绿一声,见太子并未阻止,才松了口气。

太子愿意见,就说明至少在礼教这方面,是认可同她见面的。

尹采绿听见人喊她,便知道自己是骡子是马,是时候出去遛遛了。

从屏风后面绕出来前,还是含羞带怯的神情,又想起学了这么多天的规矩仪态。

行至堂前时,已是敛衽行礼的姿态,广袖垂地,双手端平,眉眼低垂,面目温婉而含蓄。

是极美极端正的一个女子。

“给太子殿下请安。”

是轻轻柔柔的声线,略有些乖巧的语气。

崔婉清觉得,她的声音还不似自己女儿那般清冷疏离,有点小家子气。

赵清点点头,浅笑低眉,招手,内侍文文上前,递上一锦盒。

“免礼,初次见面,这是送小姐的。”

“多谢太子殿下。”

尹采绿虽感到有些受宠若惊,却忍着继续将每一个动作都捏得恰到好处,脊背挺直,姿态优雅。

赵清观她,自然明白母后为何点她为太子妃。

幽娴贞静,谦逊恭谨,行己有耻,动静有法。

他垂眸,虽无甚惊喜之处,却也无甚不妥之处。

既然是母后的意思,该她的太子妃之位,便是她的吧。

只一点,他大业未成,朝堂上向来风云变幻,不知结局如何,她是否愿意再等等,或寻别的人家。

可此事不好直接问,还要寻机再说。

尹采绿双手伸出,手上盖着丝帕,太子亲手将锦盒放到她手上。

扫了眼她丝帕下微颤的指尖,颤得极不明显。

她在害怕。

“听闻小姐擅作诗?”赵清忽然开口,他想起舅舅给他的那本诗集来,聊些她擅长的话题,好叫她减轻些害怕。

不过此诗集他还未曾来得及翻开看过,只愿薛小姐能擅谈一些。

毕竟他在此地还未待满一炷香。

崔婉清和薛兴昌见太子愿意主动询问,心中自是高兴的。

可又担心,她应付得来吗?

尹采绿稳住声线答:“回太子,不敢称擅,只略会作几首白话诗。”

太子皱眉,自己未曾翻阅《玉屑集》,自然不知她说的话是真是假。

不过不难想到,她应当是在谦逊,谦逊是女子美德,她当真是叫人挑不出“错”的女子。

册立太子妃一事是国事,太子没有个人想法,也谈不上掺杂喜好,更不会主动去违逆母后口谕。

赵清往四周看了看:“府中可有赏景散步之处?”

堂堂侯府,怎会没有。

崔婉清经营后宅多年,哪会不懂太子之意。

“有的,叫丫鬟小厮们远远跟着就是,可叫静蕴带太子在府中逛逛。”

要让崔婉清说,她捡回来的这女子,别的不说,容貌是绝对没得挑的。

太子起身朝外走去,尹采绿还保持着刚刚的动作站着,只觉一阵风拂过,回头时,那人已行至室外。

他微微侧身,下颌轻点,不直视小姐,却是等小姐走到他身边去的意思。

崔婉清朝尹采绿递了个严厉的眼神,尹采绿便知道,现在到了极为重要的时刻了。

她走到太子身后略有三尺的地方停下,太子不动,她便又往前挪了挪。

直到离太子一尺远,太子朝她颔首:“小姐带路。”

尹采绿带着太子步入了薛府一条由锦幛围起来的小路,她觉得这条路被装饰得颇为鲜艳好看。

只见路两边春意盎然,树木都发了新芽。

就是,有点热,还有点饿。

走着走着,身后一长截路,便都是没有丫鬟小厮的。

崔婉清早吩咐过下面那些人了,太子想与二姑娘单独待着,不必叨扰。

只太子的内侍文文跟着。

两人到了一间八角亭中坐下,四周是桃林。

太子与她坐下有攀谈之意,文文在桌上沏了茶。

赵清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仍未曾直视小姐,但他要揣摩她的心意,不得不抬眸看向她,眸色温和。

“孤没有母后帮扶,处世总比旁人要艰难些。”

尹采绿怔住,这,这是何意?

赵清不是自大轻狂之人,他如今在朝堂上确有难处,若她为太子妃,就要与他一同面对这些难处,事情合该与她讲清楚。

“贵妃盛宠,父皇如今疼爱三弟更多些,薛二小姐,你明白孤的意思吗?”

尹采绿默默听着,只觉太子嗓音温润,一字一句漫过耳畔,叫她连呼吸都不自觉跟着放缓。

水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