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3 / 4)

加入书签

没了分量,那心里刚才没来得及说的,也怕说不好的话,忽然能从口中说出来:“师父,你去哪我就去哪,只要你愿意带着我,我一辈子都跟着你。”

她才十二岁,但她说话算数。

“好。”

听着叽叽喳喳的鸡鸣,霍娇很想再听师父说点什么,就晕晕地问:“师父,买这么多鸡是做什么?这鸡好像不便宜,你给银子的时候,那老爷爷的儿子眼睛都亮了。”

“是不便宜,但还是比猪肉便宜,而且他的鸡养的很好,算是值。”叉烧包用的猪肉都得是上好五花,如今涨价太快,且难保证供应。莫玲珑算了算,每日能保证的出品量不过一两百个,真要卖起来是不太够的。

今天看到这么好的鸡,价格还不算贵得离谱,她就想做做一款鸡包仔作为补充。

回到茶楼,京兆府的那三辆馒头车送来了一辆,但绣着“京兆府赞助"的遮阳伞却已经都送了来,看来沈府尹对平价馒头的名声实在迫切。莫玲珑牵了牵唇角,带着霍娇两人换了白色罩衫,摊开了阵仗杀鸡剔肉。霍娇眼睁睁看着她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师父,手起刀落鸡头落地,剖肚掏蛋行云流水。

她的刀只是寻常的厨刀,但在她手里仿佛长了眼睛,走入筋骨皮膜之间,轻而易举分离出鸡肉和鸡骨。

霍娇形容不出自己的感受,只觉她师父杀鸡的动作,好看过醉仙楼头牌姑娘跳舞。

“把鸡架子拿去洗干净,再准备好最大的那个陶锅。”“是!”

鸡架子汤熬起来的时候,何望兰闻着味儿来了:“莫姨姨,你在做什么?”“准备明天茶楼要卖的包子。"她顺势安排,“望兰,去写明天的点心牌子,叉烧包30文三个,鸡肉包25文三个。就用你现在练的字写。”“好!我这就去!”

何芷大概也没想到,何望兰字练得最认真的字,居然是替茶楼写的点心牌子。

大到门面半幅尺寸的大字,小到桌上的小纸幅,因要展示给客人看,她怕丢脸,写得格外用心。

当鸡汤开始慢慢散出肉香时,莫玲珑让霍娇在一旁看着自己调肉馅。她准备做的这款鸡肉包,实则由粤式茶楼的经典鸡包仔变化而来,虽然不如叉烧包名气大,但清淡可口,尤为适合在夏秋燥热的季节吃。鸡肉的嫩滑,加上香蕈的鲜香,很难令人不爱上。霍娇在一旁看着,记得了调料,就记不住步骤,有些发急:“师父,我记不住怎么办?”

“让你看你就只是看,你基本功还未打好基础,看什么都很难。去,先把面团揉光。”

鸡包仔的面皮,比叉烧包的要微韧一些,她在舀粉的瓢里画了线条,好让出品保持一致的口感。

这些,她都已经教会霍娇,孩子已经能按她说的调出面皮的配比,面团比她揉得都要好。

有了助手,果然轻松许多。

等何芷办完事回来,灶房已经蒸开始包。

新鲜的鸡肉、干制的香蕈,都是天然的味精,互相调和后,散发出的香味,幽幽传出灶房,惹得老茶客纷纷探头。“东家,什么点心这么香?”

何芷错愕片刻,见闺女正在练大字,弯腰看了眼露出笑容:“是明儿准备卖的点心,您要是有兴趣,可要来捧场啊!”“就冲这味儿,明天一定来!”

“太香了,今天不能卖吗?”

何望兰抬头,爽利作答:“这位伯伯,今天只是′试验品',明天才是正式的!您准备好铜板,叉烧包30文三个,鸡肉包25文三个。”“好!我还以为多贵呢,我小老儿也吃得起!”“可不,除了荷风茶楼的平价馒头,人家馒头也得10文一个!”李明杰走进茶楼时,看到的便是茶客围绕中,谈笑自若的何芷,和娇憨可爱的何望兰。

他脚步顿在原地,一月多未见,对母女俩竞然有些陌生。大概真的很久没好好看她们了。

上次过来,还是因为夫人动气,说何芷不守规矩跑到沈府尹家去做茶仆,在公主面前出风头,还害得她打赏!

不知什么时候起,何芷变成这样的逢迎得体,也这样的俗气。不再是那样婉约忧郁,不得已抛头露面,而让他做梦都牵挂的女子。李明杰忽然转身走了。

灶房里,鸡肉包出炉了。

鸡肉特有的鲜香融合了滋味浓郁的香蕈和腊肉,勾动起蓄谋已久的口水。莫玲珑先试吃过满意,接着让霍娇试吃:“用你的舌头,回想馅料的配比,和我做的每一个步骤。”

“是!”

霍娇接过来,学着师父吹凉,才轻轻咬开松软而光滑的包子皮。面皮是她揉的,比叉烧包的面少一些米粉多一些面粉,有淡淡的面香味。咬下第一口就能吃到里面的馅料,鸡肉连着鸡皮剁碎,先用了盐糖和香油腌,香蕈切得碎碎的,跟腊肉拌匀,最后才混合到一起,拌进泡香菇的水。师父的每一个动作,随着口中的丰富滋味,慢慢重现在脑海里。霍娇吃得很认真。

灶间的潮气热乎乎地往脸上扑,但比不过她心里此时的热烈。师父在教她,毫无保留地教她。

“好吃吗?”

霍娇回过神,抬头看着师父,咧开嘴:“好吃!”“那吃完把这三个打包好的提篮送出去,地址我写给你。"莫玲珑拿手帕擦了擦额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