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青云路墨(2 / 2)

加入书签

植的诗里就写了,墨出青松烟,说明那时候的人就已经知道,收集松木燃烧产生的烟尘可以制作墨了。

烟尘就是植物没完全燃烧产生的气化物,遇冷凝固就产生了烟灰。

你不是说我家的厨房顶棚不干净,被烟熏黑了么?那上面的灰,其实就是制墨的原料。”

“哦!你说的是烟灰啊!”

高天风恍然大悟:“我还以为是那种气体烟呢!那没事了。”

说完之后,他又回忆了下,才反应过来:“诶?等一下,用那种烟灰做墨?那效率也太低了吧?”“当然低了。”

李启文笑着解释:“古代想做一块好墨,要经过炼烟、和胶、杵捣、成型、晾墨、锉边、洗水、填金、装潢等等一系列工序。

短则一年半载,长则两三年才能产出成品的墨来,不然为什么说一两徽墨一两金呢?

就这种青云路墨,在当时的价格,就已经是一斤三十两白银了。

按照当时的购买力,一斤墨就相当于三万块钱。

要不怎么说穷人念不起书呢?没钱连墨都买不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