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猪砂(1 / 2)

加入书签

那猪王有些年头了,胆里面全都是砂石一样的东西。

沈国栋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些猪砂差不多能有半斤。

于是他让王金花找来几小块白布,将碗中的猪砂分成几份。

“我听说这东西跟牛黄类似,有清热解毒、定惊、化痰的作用,挺不好淘登的。

咱尽量别卖,留着指不定谁能用上。

回去以后,用白线扎紧了这块布,吊起来慢慢干透了,放到瓶子里保存起来。

当然,你们要是想卖,我也不管。”沈国栋把猪砂分给众人,并叮嘱道。

六十年代,即便是城里的医疗水平也没有多高,乡下就更不用说了,缺医少药。

这些珍贵药材,家里多少备一点不会错,万一真遇上什么情况,有药能救命。

冯立民几个点点头,将小布包仔细的揣在了怀里,这才各自离开。

王金花客气挽留他们吃饭,被冯立民几个笑着拒绝了。

冯立民几个走了,王金花和沈秀云赶紧收拾了饭菜上来,四人上炕吃饭。

“妈,刚才那个碗,你记得别给我倒了啊。

就放个不碍事的地方,上头盖一层布,等那胆汁慢慢阴干。”

那些胆汁也有药用价值,只是比不过结石而已,阴干了留着也有用。

“哦,好,我知道了。”王金花应了一声儿。

吃过晚饭,王金花按照沈国栋的意思,把给猢肉放到锅里婷上。

估计是拾蜊特别擅长跳跃的缘故,身上的肉格外紧实,得婷好久才能烂糊。

反正大冬天也得多烧火,锅底填几块硬木疙瘩头,慢慢焖一晚上,咋地也好了。

第二天早晨起来,将怦好的肉拆了,切成块儿,用辣椒一起炒出来。

好肉的汤里头,下点儿萝卜丝、细粉条啥的,再蒸点儿窝头,又是一顿饭。

沈国栋招呼了冯立民他们,各自拿个碗过来,盛了一碗狻蜊肉,回去尝尝味道。

这狻猢肉略微有些发酸,多放点儿辣椒炒出来,味道还算不错。

两只小啥蜊晚上睡的还行,不吵不闹的,早晨醒了之后可能是饿了,啊啊叫了几声。

沈秀云把昨晚吃剩的豹子肉,切碎了喂给它俩,还别说,两个小家伙吃的挺香。

“哥,这俩小玩意儿光吃肉能行么?是不是得给它们弄点儿奶喂啊?”

沈秀云一边喂小啥蜊,一边问沈国栋。

“我也不知道啊,它俩要是能吃得下肉,应该就可以吧?

实在不行,一会儿去牲口棚,管老王叔要点儿羊奶回来喂?”

沈国栋哪里懂这些?反正昨天他喂肉的时候,俩小家伙吃的挺欢。

既然它们能吃肉,喝不喝奶应该就无所谓了吧?

小猫小狗不是满月了就可以断奶么?狻猢是大猫,估计也差不多。

“嗯,你还是去要点儿吧,俩小玩意儿喝不了太多,总得让它们慢慢适应几天。”王金花在那边说道。得,母亲大人发话了,沈国栋还能咋办?正好他要去牲口棚借马爬犁,那就顺道呗。

于是,沈国栋和赵双喜俩人穿戴妥当,出去直奔牲口棚。

到那边跟老王一说,老王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不就是点儿羊奶么?等着啊,我去挤。

马爬犁都在那头呢,你们自己套上就行。”

老王笑呵呵的拿着家什,就去挤羊奶了,不多时,就拿回来一个军用水壶,里头装了一壶奶,交给了沈国栋。

沈国栋赶着马爬犁回家,把装羊奶的壶给了王金花。

王金花找出个盘子,往里倒了些奶,再把俩小啥利抓出来。

就见那俩毛团子一边叫唤着,一边摇摇晃晃的来到了盘子跟前儿,伸出小舌头开始舔羊奶。“行了,你们该干啥就干啥去,这俩小玩意儿能吃能喝的,应该能养活。”

王金花见俩毛团子喝奶喝的挺好,这回总算放心了。

正说话间,冯立民他们来了。

五个人赶紧把外头冻着的猪肉抬上了马爬犁,用绳子捆结实了,然后赶着爬犁直奔仙人桥铁路食堂。食堂这边,张主任见到沈国栋他们来送肉,很是高兴。

尽管沈国栋已经明说了,这是挺大个跑篮子,估计肉有点儿硬,不好炖,张主任也没在意。干活的这些人都是壮劳力,有肉吃就行,不挑那些。

然后,张主任叫来人泡称,按照四毛钱一斤给算了账。

一头大跑篮子,去掉了猪头、下货,最终还剩下六百八十斤。

可想而知,这家伙活着的时候得有多沉了。

两百七十多块钱到手,众人都挺高兴。

正好来这边一趟,大家伙儿索性就去了趟粮所,把各家分的白面领回去。

这年月的白面一般都是什么七五粉、八零粉、八五粉等,不是后世那种精白面。

但是做出的馒头,特别香,好吃。

沈国栋家三口人,分了六斤白面,这个轻易动不得,留着过年包饺子用。

路过公社铁匠炉的时候,沈国栋去跟人家定了十来个小型的捕兽夹,留着捕紫貂用的。

除了这些,沈国栋还顺道去了趟供销社,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