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176【炒一辈子还能叫绯闻?文化人惯有的毛病】(1 / 3)

加入书签

时间兜兜转转,到了下午两点多钟。

眼看吃喝聊都差不多了,李钰笑道:“朱明,等回头剧本弄好了,咱们再好好聊聊。”

“没问题李姐。”朱明点了点头。

瞧着李钰的态度,不出意外这个角色应该是非他莫属了。

几人一块出了私房餐馆,临走前李钰单独跟范小胖聊了几句,之后跟朱明挥挥手告辞,便开车走人了。这边朱、范二人上车后,范小胖笑嘻嘻道:“刚刚李姐跟我说很看好你演“秋水”一角,让你这段时间没事多看看原著小说,剧本也是围绕小说进行改编的。”

朱明笑道:“原著小说我看过,回头我再多看几遍”

闻言,范小胖点点头:“这个角色跟你挺契合的,咱们俩好好拍,指不定这片子票房就爆了。”她对《万物生长》这个项目还是有一定信心的。

去年她主演的《一夜惊喜》走的就是姐弟恋的路线,票房达到了1.7亿,这对于一个低成本的轻喜剧爱情片来说,成绩绝对是不差的。

对于电影投资而言,黑马固然好,但能够达到正常投资的回报率就已经足够了,毕竞不是所有电影都是《疯狂的石头》。

见范小胖信誓旦旦的模样,朱明却是不怎么看好。

《万物生长》电影本身拍的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在看了原著小说后,朱明才发现导演李钰是什么都想要,却什么也没抓住。

《万物生长》的作者冯唐,其实还有另外两部关联小说,分别是《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燕京、燕京》,加上万物这部,被誉为《燕京三部曲》。

从小说三部曲的名字,就能大概知道这是一部男性启蒙到成熟的男性向的青春小说。

故事还是写的不错的,只是偏小众,而且导演李钰还把初恋跟大学女友给拍了出来,虽然分手各有原因,但从观众角度来看,就显得男主角有点渣。

而且这片子营销做的一塌糊涂。

他到现在都还记得当年在网上看到这片子那些让人无语的宣传词。

“看了会让人怀孕的电影”

“羊年开春,虎狼之作”

这还是电影官方发出来的宣传词,知道的是正经电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过去港台三级片呢。加上这片名《万物生长》,也有点劝退非粉丝向的普通观众。

太文艺了,但凡看到名片,人们第一印象必然是文艺片。

进电影院看电影的无外乎三种群体,一种是情侣,一种是朋友,一种是家庭。

这三个群体,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基本都不太会选择文艺片来看。

因为文艺片的性质更适合一个人看。

加上《万物生长》原著小说没什么名气,有点偏小众,所以书迷这一块很难吃到,又是以男性视角为主的影片,一般女性观众兴趣也不会太大。

这也就导致电影受众群很窄,既不能像《小时代》靠粉丝支持,又不能像《致青春》一样打着怀念青春片的口号吸引年轻观众。

哪怕李钰在导演这行的名气是有,但女性导演说实话在大众知名度这一块,还是很低的,又无法做到跟小燕子这种跨界导演一样炒炒人设,割一波粉丝韭菜。

综合这些条件,可以说片子天然就不具备大卖的潜力。

不过事无绝对,《万物生长》原本是韩梗演的,现在换成了朱明,票房上未必就不能有所起色。别看韩梗被誉为初代顶流,但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从韩国退圈回来好几年,当初在Super Junior积累下来的粉丝早就跑光,或者去粉新的男团偶像。

朱明就不一样了,他现在正当红,年轻女粉数量还是挺多的。

主演的两部青春题材的电影,都是有大卖之资,还有《杉杉来吃》这个现象级霸总偶像剧,没道理出演《万物生长》后,票房会比韩梗主演时少。

不过朱明虽然相信自己跟范小胖联合主演《万物生长》票房一定比原片高,但在电影本身不改变的情况下,想要大爆还是有点困难的。

粉丝最多支持上映前期,中后期还是要看电影口碑跟质量。

一念至此,朱明想了想,决定等回头他那两部片子上映了再说,有了高票房男主的身份,再跟范小胖好好聊聊这个片子。

其实《万物生长》如果换个角度来拍,以范小胖为视角,讲述一个成熟女性遇到“小狼狗”的故事,未必不能吸引女性观众进电影院支持。

这样来拍最起码能讨好那些奔三的女性观众,毕竟电影是造梦的艺术,让她们幻想自己能够跟范小胖一样,遇到一个年轻帅气的小狼狗。

而男观众也有很大概率被“成熟御姐”给吸引进电影院,谁不希望自己大学时期有这么一个漂亮成熟的大姐姐教导何为“青春”。

说白了,一部电影质量很重要,营销同样很重要,找准了电影受众群体,票房自然就起来了。范小胖见朱明不说话,忍不住问道:“你怎么不说话?是觉得咱们这片子不会大爆?”

如果不改剧情,不搞营销,还真没啥大爆的潜力。

不过心里这么想,朱明面上还是附和着范小胖的话:“贩猪夫妇首次合拍电影,光噱头就十足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