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都督凯旋(1 / 2)

加入书签

贾环挥挥手,如同驱赶苍蝇一般。

下面的人将这三人带走。

“我当你还有什么好说。”

贾环对着李成旦撇了撇嘴。

贾环的目光扫过阶下众人,吩咐道:

“其余高丽、百济、新罗王族、贵族、官员。

依律按罪责大小,分三等处置:

一等,附逆作乱、罪证确凿者,圈禁待审;

二等,贪渎无能、盘剥百姓者,抄没家产;

三等,素有清名、或技艺精湛、或识时务可堪一用者,留任观察,戴罪效力。

具体名录,由韩将军、会同锦衣卫千户,七日内厘清呈报。”

“是!”

韩信及角落里的锦衣卫千户齐声应命,声震屋瓦。

命令传出。

宫外的贵族们闻言,有的瘫软在地,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则如蒙大赦,连连磕头。

贾环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幅海东舆图前。

手指重重划过已被标记上大乾玄色的高丽、百济、新罗全境。

“自即日起,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之名,不复存在。

此地,为我大乾安东省。

治所暂设柳都。

阿信。”

“末将在。”韩信踏前一步。

“着你暂领安东省行军总管,节制府内所有陆师兵马。

负责肃清残匪,整编降军,维护地方,推行大乾律法。

首要之务,恢复民生,安抚流亡。”

“末将遵命!”

“郑森。”

“末将在!”郑成功肃然应声。

“着你暂领安东水师都督,兼管沿海防务及诸港口、船务。

清剿海盗,疏通航道,重建熊津等港口。

确保海路畅通,粮秣转运无虞。

配合阿信转运俘虏,运送大乾官员上任。”

“末将得令。”

郑成功声音铿锵。

贾环环视众人,声音沉稳有力:“此地,将是我大乾东出勃海,经略大洋之基石。

望诸君戮力同心,不负陛下重托,不负将士血汗,在这片新土之上,建不世之功。”

“谨遵都督令!万死不辞!”

帐内众将齐声怒吼,声浪几乎要掀翻殿顶。

此时,一名信使匆匆入内,跪地呈上一份火漆密函:“禀国公爷,神都八百里加急。”

阿桂接过,检查火漆无误后,拆开递给贾环。

贾环微微皱眉,接下了密函。

贾环快速浏览,嘴角露出一丝淡不可察的笑意。

是皇帝对他呈送二王首级的嘉奖旨意,以及对前线便宜行事的再次确认。

贾环将密函收起,对阿桂道:“拟捷报!柳都已克,三国尽平。

伪王、逆首李成旦等一干人犯擒获在押。

安东省初立,以六百里加急,飞报神都,奏与陛下。”

阿桂精神大振,立刻走到一旁书案前,铺开明黄绢帛,奋笔疾书。

柳都残存的硝烟尚未散尽,而安东省的旗帜,已在残破的王宫上空,猎猎飘扬。

几日后,大同江的波涛在秋阳下泛着碎金般的光芒。

浩浩荡荡的舰队扯满风帆,顺流而下,踏上了归途。

旗舰“镇海”号破开深蓝色的江面,犁出两道洁白的浪痕。

船首,贾字大纛迎风怒卷,猎猎作响。

甲板上,贾环并未进入船舱休息。

他负手而立,身旁,贾兰和板儿一左一右侍立。

贾兰一身簇新的儒生斓衫,虽显文弱,但眼神清亮,腰背挺直,努力模仿着三叔的气度。

板儿则换上了合身的勃海水师号衣,皮肤黝黑发亮,眼神锐利如初生的小鹰,背着他那视若珍宝的小弓,站姿带着行伍的挺拔。

“看到了吗?”

贾环指着两岸飞速掠过的、曾经属于三国的土地,如今已插上了大乾的旗帜。

偶尔能看到奉乾营的小队骑兵在巡逻。

“灭国之战,首在庙算。

算国力,算军械,算人,算粮。

庙算胜,则胜券在握。

若无勃海港口积累之财,无辽钢坊铸就之神兵利器。

纵有百万兵,焉能摧枯拉朽至此?”

贾兰若有所思,恭敬道:“侄儿受教。

三叔之意,治国治军,皆需根基深厚,谋定而后动。

奇谋虽险,终非王道。”

他想起了韩信那神鬼莫测的穿插驱赶。

但更震撼于神机营那毁天灭地的炮火,那才是堂堂正正的碾压。

板儿用力点头,眼神善良:“国公爷,我懂了。

以后打仗,就得多造大炮,多造大船。

人多钱多炮多,一路轰过去。”

板儿的话很是直白,引得周围的亲卫小旗们忍俊不禁,有人笑骂道:“好小子,口气不小。不过理儿是这么个理儿。

国公爷的炮,那就是道理!”

贾环也露出一丝笑意,拍了拍板儿的肩膀:“话糙理不糙。

国力,军备,乃立身之本。

奇谋诡道,是锦上添花,不可舍本逐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