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贾若出生(1 / 2)

加入书签

忠顺王府书房内,烛火在琉璃罩中跳得不安分。

忠顺王背对着门,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桌沿,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窗纸上映出他微微佝偻的影子,像一头蛰伏夜枭。

“王爷!太子驾到!”

门外仆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忠顺王霍然转身,脸上已换上惯有的恭谨与恰到好处的忧戚,快走几步迎至廊下。

太子一身玄青常服,脚步有些虚浮,眼底熬出的青黑在灯笼光下更显分明。

他手里紧攥着一方明黄卷轴,指节捏得发白。

“臣参见太子殿下!”忠顺王撩袍欲跪。

太子伸手架住他臂弯,动作有些急:“叔王免礼!夜深叨扰,实是……”

他声音嘶哑,喉头滚了滚,将那卷轴递出,仿佛递来的是一块烙铁:“父皇…手谕。”

忠顺王双手接过,指尖触及卷轴细腻冰凉的绢帛,心头骤然一跳。

他屏息垂目,命人多点了几盏明灯。

他实在不敢疏忽,仔细查看起来。

熟悉的御笔朱砂,字迹带着大病初愈的虚软,力道却透纸背:

“贾环已归,京都事缓。七省之令暂束匣中,以待春雷。朕体已愈,勿忧。”

最后二字墨迹尤浓,似在力透千钧。

忠顺王目光死死锁在“勿忧”二字上,只觉得一股暖气从脚底窜上天灵盖。

他的心忽然落地,震的他咳嗽了两声。

“咳咳。”

忠顺王摇了摇头,虽然他也想过那至尊之位。

但三天以来,光是想想把整个神都的重量压在他肩头,他就有些受不了。

这种事,恐怕也只得其他人来了。

“臣,领旨!”

他抱拳躬身,声音沙哑却稳如磐石,脊梁挺得笔直,犹如承了万钧之鼎:“请太子殿下禀报陛下,臣恭待圣体康健!”

太子看着忠顺王骤然放松的脊背和鬓角沁出的细汗,紧绷的面色终于稍缓。

他点了点头,没再多言,只留下一句“叔王保重”,身影便匆匆融入王府幽深的夜色里。

忠顺王立在书桌前,烛火将他半边脸映得晦暗不明。

他展开手谕,盯着那几行字又看了半响,眼珠在火光下散成一片漆黑。

良久,才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微叹。

将手谕凑近烛焰,明黄绢帛舔上火舌,贪婪吞噬着御笔朱砂,转瞬化作一小撮蜷曲的黑灰,落在冰冷的铜盆底。

只余一缕呛人的焦糊气在死寂的书房里盘旋,久久不散。

皇帝生病的事情,自然还是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几乎同一刻,定远王府正院深处。

血腥气混合着浓烈的药香,丝丝缕缕从产房紧闭的门窗缝隙里透出来。

灯火彻夜未熄,映得窗纸一片昏黄动荡。

人影幢幢投在窗纱上,脚步细碎密集如鼓点。

贾环负手立在檐下石阶上,背脊挺得笔直如戟,望着沉沉夜色。

风有些冷,吹动他腰间玉珏,发出清脆的磕碰声,一下,又一下,撞在人心尖上。

林黛玉紧挨着他站着,纤白的手指下意识绞紧了绢帕,帕角已被汗水浸透。

林黛玉少见的有些压不住心中的心思,又或者是因为贾环在身侧。

她对着贾环道:“之前我在里面的时候还没感觉。

怎么在外面的心里比里面的还焦急。”

贾环知道她是为薛宝钗担忧的厉害,只牵起她的手,什么都没说。

产房里间的动静断断续续。

先是薛宝钗压抑的闷哼,似是从牙缝里挤出,短促有力,像是钝刀子在剐着人的心肝。

接着是稳婆急促的指令声:“娘娘!换口气!使劲儿”

铜盆磕碰声、温水泼洒声、侍女急促的应答……混杂成一片焦灼的交响。

贾环的耳朵紧紧追着那些声音,眉峰越蹙越紧,指节在袖中捏得咯吱作响。

“别慌,宝姐姐身子底子好……不会有事的。”

黛玉声音低若蚊纳,不知是在安慰贾环,还是安慰自己。

她偷偷觑了一眼丈夫的侧脸,那下颌线条绷得像一张拉满的硬弓。

“嗯。”

贾环只从鼻腔里挤出一个短促的音节,目光依旧锁在那扇紧闭的门上。

时间仿佛凝滞了,只有檐角滴水“哒、哒”地敲在青石板上,每一滴都砸得人头皮发紧。

陡然,“看见头了!”稳婆的声音拔高,带着一丝冲破厚云的亮光。

“娘娘再使把劲儿!最后一把!”

紧接着,一声几乎撕裂喉嗓的嘶喊爆发出来,像是用尽了全身的骨血力气,带着冲破桎梏的决绝。随后,所有的声响骤然停顿了一瞬。

死寂,绝对的死寂。

贾环喉结上下滚动,指尖深深陷入掌心。

林黛玉猛地攥住了他的袖角,指尖冰凉。

就在那股窒息的恐惧即将攫住人心的刹那。

“哇!”

一声异常嘹亮、中气十足的婴儿啼哭,如同锋利的新月刃,猛地劈开了沉沉夜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