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请功宴会(2 / 3)

加入书签

顶盘的高度调到合适位置,接着拿起那根长长的L型摇臂杆,插进卡槽里。

“您看,梁部,”他语气专注,“用的时候,只要把底座放稳在要顶的东西下面,顶盘对准支撑点。然后……”他双手握住摇臂远端,身体下沉,开始稳稳地摇动起来。

“吱嘎…吱嘎…”低沉的金属摩擦声响起,那根粗壮的螺纹螺杆随之平稳地向上顶起。

车间里几十号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这慢慢顶升的过程中,除了机器基础的运行声,没什么人说话。王大海瞪大了眼睛看;赵炳坤下意识地搓了搓手。

在李卫东的操作下,沉重的轧辊机床底座一角,竞然被稳稳当当地抬离了地面约莫三公分!东西非常稳,纹丝不动!李卫东停下摇动,顶盘和它托起的重物稳稳停住。

“好!”车间主任孙师傅忍不住从嗓子里低呼一声,马上又觉得场合不对,有点不好意思地住了嘴。梁副部长眼神里飞快地闪过一丝赞许,但表情没什么变化。

他沉稳地走到跟前:“我试一下。”

李卫东立刻让开位置,双手把摇臂递过去。

梁副部长没立刻接,而是先从兜里掏出一副磨得发旧的劳保线手套,仔细戴上。

这才接过摇臂,双手握稳。

他没怎么酝酿,手臂一发力!

摇臂转了小半圈,出乎意料的顺畅让梁副部长身体微微晃了一下,脸上露出点惊讶。

他很快调整好力道,继续摇,“吱…吱…”声音规律。

又顶上去一点,梁副部长松手,东西纹丝不动。

他往后退了一步,慢慢摘下手套,目光扫过在场的人,最后落在李卫东脸上,嘴角几不可查地弯了弯:“不错。

数据报告和现场效果都对得上。”

他转向明显喜形于色的李怀德,“怀德同志,项目完成度不错,工人和技术结合得挺好。

这台千斤顶,”他语气肯定地做了决定,“定型、报备,批量生产的任务,就交给你们红星轧钢厂。核心设计人员要负责技术保障,保证量产质量。”

“是!梁部!保证完成任务!”李怀德的声音猛地拔高,带着巨大的欣喜和如释重负,用力点头,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厂里一定全力投入,让东西尽快用起来!”

梁副部长微微颔首,抬手看了看表:“时间差不多,厂里食堂应该还有饭?我去看看一线的同志们。”意思很明显了。

李怀德心领神会,笑容满面:“有有有!梁部您能来指导是我们的荣幸,食堂那边简单准备了点饭食。请这边走!”他殷勤地在前面引路。

职工食堂里热闹得很,几张拼起的大圆桌坐满了人。

气氛和车间截然不同,热闹、温暖,饭菜的香气混着人声。

梁副部长被让到了主位,李怀德在旁边陪着,李卫东被特意安排坐在了梁副部长的另一边。桌上摆着红烧肉、萝卜炖羊肉、白菜粉条、摊鸡蛋这些实在菜。

工人们放开了吃喝,用粗瓷碗盛饭夹菜,脸上都挺高兴。

梁副部长似乎挺喜欢这种气氛。

他慢悠悠地吃着,还夹了不少白菜粉条,甚至和旁边的钱家栋聊了几句车工技巧,也听了孙铁柱说说打铁的体会。

李怀德端着个印着红双喜的搪瓷杯站起来,里面是厂里自产的便宜白酒,声音洪亮地开口:“来来,同志们,梁部长这么忙还来看望大家,我们项目组也辛苦这么久,这一杯……”话没说完,就被梁副部长笑着抬手打断了。

“怀德同志,”梁副部长带着点温和的笑意,看向李怀德的眼神有点调侃,语气却很平和,“这顿饭,我看是打着我的名头,给你们这些实干苦干的功臣们庆功才是真吧?”

他顿了顿,看向旁边的李卫东,眼中带着不加掩饰的欣赏,“技术钻研,扎实肯干;成果转化,效率尤其是卫东同志,从设计到成品,脑子清楚,能力强,很好!是咱们工业线上的骨干。”

他轻轻拍了拍李卫东有点紧绷的后背。

这一拍让李卫东后背一热,心跳都加快了,感觉脸上发热,赶紧放下筷子想站起来解释:“梁部长,这……这都是大家伙………”

“坐坐。”

梁副部长摆手示意他不用拘谨,像是知道他准备说什么,转向李怀德,“基础打得好,班子得力,项目落地快。

你们厂子,很务实。”

简短的评价,份量不轻。

李怀德脸上顿时红光满面,声音激动:“梁部放心!我们一定保持!”

热闹的晚饭结束,食堂里杯盘狼藉,空气里还飘着饭菜和白酒味儿。

梁副部长在厂领导和市局人的簇拥下离开,走向停在门口的两辆伏尔加小车。

人声远去,车间门口被防爆灯照得挺亮的地方,只剩下李怀德和李卫东两人。

冷风吹过来,李卫东忍不住缩了下脖子,感觉有点累。

刚才闹哄哄的,没怎么顾上吃饭,现在平静下来,疲惫感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只想回家休息。“李工,”李怀德的声音把他拉回神。

副处长脸上的红光在冷光下淡了不少,换上一种混合着高兴、赞扬和思索的表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