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孩子出生,龙凤胎(2 / 3)

加入书签

房里的动静,只能听到陈雪压抑的呻吟声。

“这都进去多久了?老天保佑…”一大妈双手合十,脸上写满担忧。

她不时安慰李卫东:“卫东,别急,陈雪身体好,会顺利的……”但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二大妈捧着一罐用毛巾裹着的红糖水,站在一旁:“头胎都这样,大夫在里面,会有办法的。”她们和几个邻居妇女坐在墙边长椅上,小声议论着。

医院走廊灯光苍白,气氛沉闷。

又一阵呻吟从门缝传出,李卫东的心提了起来。

他几步走到产房门前,就在这时,门开了,戴口罩的护士走了出来。

李卫东顿时愣住,心跳仿佛停止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护士身上。

只见护士拉下口罩,脸上露出笑容,声音清脆地说:“李卫东!恭喜!母子平安!生了一对龙凤胎!”一大妈和邻居们同时松了口气,脸上露出喜悦。

二大妈拍了下大腿:“哎哟!龙凤胎!大喜事啊!”

李卫东脑子嗡的一声,被巨大的喜悦冲击。

他眼神发直,嘴角不由自主地咧开,又赶紧抿住,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他想说什么,喉咙却像被堵住,只发出几声含糊的“谢………”。

他踉跄一步,想往产房里看,护士已经转身去忙了。

“男孩六斤八两,女孩五斤九两,都很好!”护士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六斤八两!五斤九两!”二大妈立刻对数字有了反应,“这大胖小子和千金!卫东啊,你这是多大的福气!”

李卫东还沉浸在冲击中,他转过身,用力抹了把脸,肩膀微微颤抖。

喜悦冲散了所有疲惫和恐惧。

一大妈笑着拍他的背:“好了好了,没事了,大小平安就好!别哭了,都是当爹的人了!”很快,得到消息的陈母一位头发花白、穿深蓝色棉袄的老太太,挎着碎花包袱,在邻居搀扶下急忙赶来。

她喘着气,眼角带着泪,一看到李卫东就抓住他的手:“卫东,我闺女怎么样?孩子们呢?”李卫东用力点头,脸上满是激动:“妈!都平安!生了对龙凤胎!大的是儿子,六斤八两,小的是闺女,五斤九两!”

“龙凤胎!老天爷啊!”陈母的泪又涌出,这次是纯粹的喜悦,“好啊!小雪争气!祖宗保佑!”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双手合十朝空中拜了又拜。

等到陈雪和孩子转到普通病房,允许探视时,陈母第一个走到床前。

看着女儿苍白却安详的脸,她心疼地抚摸陈雪的头发:“闺女,受苦了,饿了吧?妈带了小米粥。”她又急着去看护士抱来的两个婴儿。

两个孩子小脸通红,一个睡得沉,一个哼唧着。

陈母的眼泪又下来了,她小心地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孙子的小脸,又摸了摸孙女的头发。她想起什么,急忙转身解开带来的碎花包袱。

包袱最里面有个蓝布小包。

陈母颤抖着打开,露出两只小巧的、磨得发亮的银镯子。

“卫东啊,”陈母唤着女婿,双手捧起镯子,眼神郑重,“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

本来打算男娃女娃各给一只,没想到竟是龙凤双全!”

她将镯子分开,一只放在男孩襁褓上,“这只是太姥姥传的,给小武儿。”

另一只放在女孩襁褓上,“这只有花纹的,是小雪姨的,给小红儿。”

李卫东和陈雪看着那两只承载亲情的银镯,眼眶湿润。

陈雪虚弱地说:“妈,这么贵重的东西,您留着多好。”

陈母摆摆手:“说啥傻话,传给孩子,是个念想,保平安的!”护士小心地把镯子系在孩子们的强褓上在医院住了几天,确认母子都好后,李卫东和陈母用厚棉被把陈雪裹好,两个孩子也用新襁褓包好。邻居借来的板车铺了厚垫子,李卫东推车,陈母在一旁扶着,在二大妈、三大妈等人簇拥下,缓缓穿过落雪的街道回到四合院。

四合院门口,一大妈和几个邻居早已等在那里。

天刚过晌午,院门口挂了一盏红灯笼,几个孩子拿着小鞭炮在雪地里放着,增添了些热闹。“回来啦!回来啦!”三大妈远远看见板车,高声叫道。

众人围上去,欣喜地打量着板车上的一大两小。

易中海作为一大爷,难得露出笑意,整了整衣襟,清清嗓子代表全院说:“卫东,陈雪,回来就好!母子平安,喜得龙凤胎,这是院里的大喜事!添丁进口,人旺家旺!院里大家都为你们高兴!往后有啥需要,只管说一声!”

“就是就是!”三大妈凑上前看着孩子,“哎呦,快让我瞧瞧!这小脸肉乎乎的,真结实!又像爹又像妈!”

二大妈也挤过来:“来来来,二奶奶抱抱……呦,沉甸甸的,养得真好!”她抱着哥哥李岳武掂了掂。闫解成拿出个小红包塞给李卫东:“李哥,恭喜!一点心意,给侄子侄女买糖吃!”

李卫东推辞:“使不得,人来就好。”

闫解成执意塞过去:“李哥,这是规矩,图个吉利,收下吧!”李卫东只好代孩子接下:“那就替俩小的谢谢解成叔叔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