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炉子真不错(2 / 3)
肚明,厂里的规矩就是这样。
他朝窗户里的陈雪点点头,招呼傻柱:“柱子,搭把手!”两人喊着号子:“一、二、三……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沉重的炉子主体和水箱卸下车。
铁家伙砸在地上,发出闷响。
他婉拒了其他人帮忙,只和傻柱一起,小心翼翼地把这大家伙挪过雪泥地,一步步抬到自家门口。笨重的炉体卡在门框上,“吱呀”乱响,好一阵折腾才挤进屋。
卸下重担,李卫东长长出了口气,活动了下酸疼的肩膀,谢过借三轮车的人,又朝还围观的邻居们摆摆手,这才回身关上屋门。
门轴“咔哒”一声轻响,把外面的议论声挡在了外面。
屋里点着一盏小灯泡,光线昏黄。
炉灶里的火不旺,寒气依然从旧窗缝钻进来。
陈雪已经把两个孩子安顿好,赶紧上前:“可回来了,累坏了吧?快洗把手,炉子上温着水呢。你说你,弄这么大个家伙,外边那些人……”她压低声音朝门外努努嘴,“都在议论省煤的事……”李卫东疲惫但眼神有光地笑了笑:“没事儿,雪儿,以后咱家能暖和了。”
他顾不上擦手,立刻开始丈量屋里靠窗那块相对宽敞的地方,准备安装。
装炉子并不轻松。
地方小,工具也不全。
得先搬开碍事的破旧小煤炉,清理掉杂物。
扬起的煤灰让陈雪赶紧抱着女儿退到墙角,用身体挡着灰尘,眼里满是担忧和好奇。
李卫东跪在地上,仔细在泥地划好位置,用电钻在墙上打孔固定支架。
“呜呜”的钻墙声响起,带起灰尘。
汗水混着煤灰,顺着他脖颈流下。
他抿着嘴,全神贯注,偶尔指挥傻柱帮他扶正烟囱管。
“柱子,那边往上抬点……对,就这儿!扶稳了!”
“这根最长的螺丝!对!”
“烟囱拐弯这里缝隙用泥封死,不能漏风!”
傻柱是个好帮手,嘴上虽然不闲着:“嘿!好家伙,侍候这炉子比侍候月子还费劲!”
但手脚麻利,在狭窄的空间里递工具、上螺丝、抹泥封口。
安装并不顺当。
烟囱管子太长,要从窗户上预留的孔洞穿出去。
可旧窗框变形,孔有点歪,管子死活塞不进去,还差着点角度。
李卫东皱着眉,只能拿锤子和凿子一点一点小心地扩大洞口的木头,再用锉刀磨平。
木屑和墙粉簌簌往下落,弄得他满身灰。
陈雪看得心都悬着,抱着孩子的手心冒汗。
好不容易把烟囱管子顺出去,接口密封又出了点问题。
拐弯的地方手凑近能感觉到一丝凉气。
李卫东立刻停手,仔细检查,发现是垫圈磨损变形了。
他找出备用件换上,重新用带来的耐火泥细致地抹好。
折腾了半个多小时,屋里感觉更冷了。
陈雪默默把两个孩子裹紧了些。
终于,最后一块隔热石棉板嵌进炉背和墙壁之间的缝隙。
李卫东长舒一口气,对傻柱说:“好了柱子,辛苦你了。
可以点火试烧了!”
炉膛里,蘸了废机油的破布卷被点燃,跳起微弱的火苗。
李卫东熟练地用铲子盖上引火煤块。
特意带来的鼓风机(家用版设计会更简单)开始转动,“嗡嗡”作响。
强劲的风吹进去,炉膛里的火苗“呼”地一下窜起老高,从微弱变得旺盛明亮,变成稳定的橘红色,稳稳地烧着煤块,发出“呼呼”的声音。
炉壁温度明显升高,屋里那股阴冷的潮气和陈旧的烟尘味,慢慢被煤炭燃烧散发出的、带着一丝焦味的热乎气儿驱散了。
陈雪、李卫东和正擦汗的傻柱,三人六只眼睛紧紧盯着挂在炉壁上的那个小温度计。
红色的酒精柱仿佛被唤醒,开始慢慢地、但非常坚定地向上移动,一格一格爬升,越过40"C的线,接着又稳稳地向50°C迈进……这时,摇床里的李岳武被炉火“呼呼”声惊醒,扭着小身子哭了起来。陈雪刚想动,李卫东已抢先一步走了过去。
他先用力搓了搓冰凉的双手,又就着炉火的热气暖了暖掌心,这才俯下身,动作轻柔地把哭着的儿子抱进怀里。
小家伙碰到父亲温热熟悉的胸膛,闻到那带着点煤灰但安心的气息,哭声变成了委屈的抽搭,小脑袋直往爸爸怀里钻。
李卫东用下巴蹭蹭儿子软软的头发,低低哼着不成调的调子:“哦…武儿乖…不哭不哭…爸爸在呢…看看咱们的新炉子…暖和了…”
另一边,摇床里的李岳红也被哥哥动静弄醒,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咿咿呀呀地自己玩着,倒没哭。陈雪靠过来,小心地抱起女儿,让女儿的小脸轻轻贴住丈夫温热的后背。
小小的屋子里,炉火呼呼烧着,鼓风机低鸣着,形成一片令人安心的背景音。
温度还在上升,暖暖的气流缓缓流动,屋里的寒气一点点被赶跑。
李卫东抱着儿子,感受着小家伙的依赖和温暖,看看妻子抱着女儿温顺地靠着自己,再瞧瞧炉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