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天下英才尽入吾瓮中矣!做好事不留名相当于没做!(2 / 2)
韩信愈发尴尬的拱手:“谢上官教。”
韩信之所以会报考明法科,正是因为能屈能伸。
他才刚被收缴了佩剑,又被一群法吏呵斥了一顿,若是再告诉法吏他报错了,需要麻烦法吏用刀划掉那些字后重新写一遍,韩信估计他现在应该是在大牢里,而不是在咸阳城。
扶苏温声笑问:“壮士既然自以为更擅明武科而非明法科,可欲改考明武科?”
韩信目露错愕:“亦可如此乎?”
“若能如此,吾自然愿意!”
扶苏将韩信的木凭放在一边,认真的说:“并无此先例。”
“然,此次吏试本就是为抡才而开,自当教诸位尽展所长。”
“汝且先入住癸二十八帐,木凭留在孤处。”
“稍后孤会入宫向陛下上禀此事,请陛下定夺。”
韩信懵了,双眼直溜溜的看着扶苏。
仅只是因为他随口的一句话,就要惊动陛下?
等等!
方才这人的自称是什么?
韩信赶忙拱手:“淮阴韩信,拜见公子扶苏!”
不远处排队的考生们一听这话,目光也齐刷刷的看向扶苏,每个人的眼中都满是错愕和震惊。人群之中,突然有人高呼:“拜谢公子予吾等如此良机!”
营门外所有考生不约而同的拱手高呼:“拜谢公子!”
扶苏对此并不意外,他本就没有隐藏自己的身份。
做好事不留名,和没做好事有什么区别?
起身拱手还礼,扶苏温声道:“唯愿日后能有幸与诸位同殿为臣。”
“方才有贤才言说欲要改报别科,若另有贤才亦有此意,可明告法吏登记,孤会尽数上呈,请陛下定夺考生们看扶苏的目光更多了几分敬佩,拱手再礼:“拜谢公子!”
即便真有人觉得自己换考别科的成绩能更好一些,但只要不是偏科战神,寻常考生都不会要求改报别科,以免还没入仕就给皇帝留下一个粗心大意的印象。
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感受到扶苏的庇护和托举之情。
地方官吏通知他们报考或是为了政绩或是为了私利,但扶苏却是真的希望能让每一个有才能的人进入朝堂一一不拘身份!
扶苏的笑容更多了几分温和:“天寒地冻,诸位且先簿名入帐,饮些姜汤驱寒。”
“五日之后,一展所长!”
所有考生振奋高呼:“唯!”
考生们回归队列,继续排队簿名,但每个人的眼睛却都还落在扶苏身上,每一个登记过的考生在离开时都会面向扶苏拱手一礼,以表感激。
扶苏回身落座,看着韩信笑问:“如此,可愿将木凭暂放于孤处?”
韩信激动的赶忙拱手:“吾岂能不信公子?”
“拜谢公子予吾良机,亦拜谢公子降恩!”
“吾若能有所成,他日必以重报!”
扶苏露出鼓励的笑容:“那便养精蓄锐,于再吏试时宝剑出鞘惊天下,好教世人知,孤此番上谏确有其效!”
韩信没有感觉到扶苏这番话带来的压力,韩信此来,本就想要尽展才华、震惊天下!
韩信只觉心底涌出一股暖流和浓浓感动。
从未有除他自己之外的人给予他如此信任!
轰然拱手,韩信肃声道:“敢不从命?!”
不远处,看着扶苏脸上温和的笑容,樊哙忍不住慨然赞叹:“不愧为世之君子!”
“亦难怪刘兄对拜入公子扶苏门下念念不忘。”
“见此人杰,谁能不心生向往?”
刘季也遥遥望着扶苏,眼含艳羡:“大丈夫,理当如是也!”
“樊贤弟可要与乃兄一同拜入公子扶苏门下?”
樊哙有些心动,却又笑了笑:“若是公子扶苏亦喜食犬肉,那吾没准还有些机会。”
“否则公子扶苏岂能看得上吾?”
刘季认同颔首:“汝倒是颇有自知之明。”
樊哙被气的笑骂:“嘿?”
“汝还是先担心担心自己吧!”
刘季不答,只是深深吸了口气,随着泗水郡的队伍一同上前。
及至黄昏将至,刘季终于走到扶苏面前。
拱手一礼,刘季沉声道:“泗水郡亭长刘季,护送泗水郡考生至此。”
“拜见公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