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孤不吝教兄弟知,弓弦亦可杀人!朋友要多多的,敌人要少少的!(2 / 3)

加入书签

“一时间难以决定、不愿公然立太子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然,陛下终究已经有了春秋,即便不与旁人言说,心中自然也会纵观诸子,暗中挑选,以备不时之“如今公子不只是在争陛下的认可,更是在与诸公子相争!”

扶苏的眼眸微微闭阖,眼中闪过些许不忍和决绝:“孤以为,局势还没发展到那般地步,孤也尚未积蓄起足够的实力。”

“不当如此!”

“但若是局势果真发展到了不得不为之时,孤,自有决断!”

如果有的选,扶苏不希望再踹开宫门自取皇位。

因为扶苏很清楚,一旦他开了这个坏头,很可能会成为后世子孙的榜样,以至于世代皇子血染宫门,不惜社稷动乱只求那至高之位。

但如果没得选的话,扶苏却也不吝让诸公子明白。

弓弦,也是能杀人的!

刘季讶然反问:“当下局势还没发展到那般地步?”

“公子莫不是非要等到诸公子皆成势之后再行弱敌之策吗?”

“真等到那个时候,可就彻底晚了!”

扶苏眸光愈发凌厉。

晚?

就算是十七个弟弟全部成势且全都有心那大位又如何?

孤倒是要看看,哪个兄弟能阻孤分毫!

刘季完全不知道扶苏在想什么,语速更快了几分:“刘某窃以为,二十年前才是最佳的机会,今日也不晚,但若是再等下去,可就真的晚了。”

“公子乃是长公子,天生便压诸公子一分,公子若是主动去游说、拉拢诸公子,更易得诸公子好感。”“如今公子更还是唯一一位被陛下委以重任、拜上卿的公子,比之诸公子都更有权势,有能力臂助诸公子,更易以小力得诸公子投效。”

“但若是待到诸公子已成势,门下有众多臣属簇拥,甚至是已入朝为官,公子再想将诸公子拉至公子麾下、削减敌人的数量便是难上加难,即便诸公子愿意随于公子身后,其麾下臣属和身后母族也不会甘愿放弃那大位!”

“届时,公子就算是想弱敌,也已没有机会弱敌了!”

扶苏微怔:“先生所谓的弱敌,是化敌为友、削弱敌人的数量?”

刘季理所当然的说:“自然!”

“只要公子能让那位曾被陛下心仪的公子成为公子麾下羽翼,则陛下的目光自然也会转向公子。”“只要公子能让大半公子皆成为公子麾下羽翼,则陛下身为人父亦会更偏向公子。”

“公子每将一位公子拉拢为臣属,公子之敌便少一人,余下之敌便弱一分。”

“此即为弱敌之策!”

不论赢政暗中中意的人是谁,只要那位公子成了扶苏的跟屁虫,就意味着那人自认不如扶苏,愿遵扶苏驱使。

扶苏铁打的人设可以让赢政相信扶苏会好好照顾那位公子,扶苏出色的能力也可以让赢政相信扶苏有能力照顾那位公子,且可以比那位公子做的更好。

如此一来,不论赢政中意那位公子是出于对那位公子的欣赏还是怜惜,赢政自然都会将投向那位公子的目光转向扶苏。

而若是赢政中意那人迟迟不愿追随扶苏,但却已有十余位公子追随扶苏,赢政为了大多数儿子的未来和命运也会更偏向扶苏。

把麾下变得多多的,把敌人变得少少的,把赢政的选择余地变得少少的。

赢政选立扶苏为太子的可能性自然就会更大!

末了刘季玩笑道:“公子难不成以为刘某所言弱敌,乃是残害诸公子乎?”

“刘某今为公子臣属,所思所虑自然是以公子为重。”

“公子甚至不愿见方术士之死,又岂能忍心与手足相残?”

“刘某,必不会上如此谏也!”

不会吧不会吧?

公子扶苏不会真的忍心对兄弟手足下手吧?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刘某当然也有残害诸公子的狠辣计策,但刘某深知公子仁心,怎么可能上谏那般计策!

扶苏:……

扶苏挤出热切的笑容,抚掌而赞:“此策,大彩!”

“孤被陛下擢为监军后,就甚少与诸弟往来,而是专注于济世安民。”

“如今听闻刘先生此谏,孤方才知,孤谬矣!”

“此次吏试之后,孤便会广召诸弟,倾诉衷肠!”

曾经的公子扶苏对诸公子都非常爱护,真正做到了长兄如父。

但世民公子对诸公子却只是以礼相待、敬而远之,以免真的和弟弟们产生了兄弟情,日后射箭时手会颤抖。

但刘季却提醒了扶苏。

他不再是二公子,他现在是长公子!

他不需要杀掉所有兄弟才能继承大统,他完全可以像李建成待李元吉一样,将弟弟收入麾下,从另一个角度让赢政选无可选!

刘季补充道:“公子若要拉拢诸弟,就莫要只拉拢公子心悦的,而是要拉拢所有公子,不能放过一人。”

“即便有某位公子深得公子厌弃,公子也莫要错过,反倒是更要以仁相待。”

“如此,方才能让陛下相信公子不会因个人好恶而苛待某位公子,解陛下后顾之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