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燃尽人生的最后一击!以德服人,武德也是德!(2 / 2)
脏,叔孙通嘶声咆哮:“为护太子,当舍生取义!”
“诸位君子,拔剑!”
刺客暴起之际,叔孙通压根就没反应过来,毕竟他是儒生,是博士,却独独不是将士。
但当扶苏越过叔孙通杀向桓楚之际,叔孙通却浑身打了一个激灵。
扶苏是天下儒生的希望,更还刚被孔子赠送了《春秋》,足见孔子对扶苏的看重。
这些刺客刺杀的是扶苏吗?他们刺杀的分明是儒家的明天!
紧随于叔孙通身后,所有儒生都状若疯魔的越过扶苏冲向刺客。
而章邯、王戊等重臣卫兵比儒生们的速度更快!
“护驾!莫要吝惜性命,护卫太子安危!”
“彼其娘之!世人皆知太子乃是君子,汝等小人安敢刺杀太子!”
“让开些,允子贱(伏胜)也刺上一剑!”
眼睁睁看着人群吞没了所有刺客,扶苏抖落剑上鲜血,颇为无奈的高声喝令:“活捉!”
一声令下,群臣众将们方才气喘吁吁的垂落手中剑。
而当群臣众将散开,显露在扶苏面前的便是冯涛等六名双臂双腿尽断、躺在肉酱之中瞳孔涣散的刺客。至于其他刺客在哪儿?
他们到处都是!
身披两插的李勋跟跄着走回到扶苏面前,拱手悲声道:“是卑下失职,竟令刺客抵至太子身侧。”“卑下有罪,万望太子治罪!”
桓楚等所有刺客都是他领到扶苏面前的,作为距离扶苏最近的卫兵,李勋又没能拦住桓楚,方才致使桓楚抵近扶苏身侧。
万一扶苏和赢政追究,李勋难逃一死!
赢子婴也将被绑成粽子的刺客扔在扶苏面前,满是自责的拱手道:“让刺客惊扰了太子,臣有罪!”身为太子詹事,赢子婴是扶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却没尽到为扶苏排除危险的责任。
万一扶苏被刺杀而死,不问缘由皆当斩赢子婴!
扶苏还剑入鞘,双手扶起赢子婴和李勋,温声道:“无碍。”
“诸位已是在竭力回护,不必愧疚。”
从桓楚暴起到三十六名刺客尽数被废,中间不过仅只过去了四十余息而已!
如此反应速度,纵观历朝历代都十分罕见,也唯有时不时就会遭遇一次刺杀的赢政才能培养出如此警惕的一群卫兵。
扶苏还能再多要求什么?
扶苏又面向叔孙通、王戊等群臣众将拱手一礼,诚恳的说:“拜谢诸位护卫!”
“全赖诸位奋勇,方才能护孤安危。”
“诸位今日之功,孤定会如实上禀父皇,为诸位表功!”
看着右半边脸和衣裳被鲜血浸润有若杀神,左半边脸却儒雅方正可谓君子表率的扶苏,群臣尽皆心头微颤。
这强烈的反差感让群臣突然醒悟。
诚然,扶苏乃是君子表率、儒生楷模。
但,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的冉雍是七十二贤之一、君子表率。
守礼不屈、言必有中、仁善孝顺的闵子骞是七十二贤之一、君子表率。
于水中搏杀两头鳄鱼的澹台灭明也是七十二贤、君子表率!
而那位身高体壮能举国门之关,率数千壮士、驾战车周游天下以德服人的君子表率虽然不曾位列七十二贤,世人却称其为孔子!
君子以德服人,但以武德为德的君子大儒,可不在少数!
曾经的世人都认为扶苏是冉雍、是闵子骞,但今日一观,扶苏未必不能是澹台灭明,甚至是孔子!群臣众将下意识的收敛随意,生平第一次以敬畏的姿态向扶苏拱手道:“太子谬赞!”
拜谢过后,扶苏缓步走向桓楚,俯视着躺在地上苟延残喘的桓楚沉声开口:“壮士可留姓名?”桓楚在地上拱了拱,调整了一个舒服些的姿势,洒然笑道:“陛下早已有令,匿刺客名。”“某便是说了,又有何用?”
扶苏手指自己心口道:“过往三十载间,壮士乃是第一位抵近孤面前刺杀的刺客。”
“至少孤能记得住壮士名讳。”
桓楚不顾喷血的右臂,畅快大笑:“能得秦太子铭记,倒也是人生快事!”
“好教太子知,吾乃楚人桓楚!”
听到这个名字,扶苏眸光便是一凝。
按理来讲,桓楚现在理应正藏身于大泽之中。
此人怎么会来刺杀孤?!
扶苏直接发问:“是会稽郡郡守殷通令汝来刺杀孤的?”
桓楚微怔,而后失笑。
扶苏略略颔首,再问道:“那想来是项梁令汝来刺杀孤的。”
桓楚震惊,愕然看向扶苏。
扶苏见状了然,声音冷冽:“还真是项梁令汝来刺杀孤的!”
“好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