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臣理应教陛下治国之道!殷通:本官真的不知情啊!(2 / 2)
偏偏淳于山的方法论和价值观又还是齐鲁地的主流观点!
这一发现比临淄郡的乱象更让赢政闹心,更是让赢政想起了淳于越等迂腐、死板、冥顽不灵的腐儒!朕明明已经焚尽诗书,甚至让扶苏都已得豹变,怎么就拗不过来这些腐儒的性子!
懒得再多质询,赢政沉声下令:“黜淳于山临淄郡郡守之职,移交廷尉依律论罪。”
“决狄县县令骑畔、贼子田儋、田荣……具五刑,连坐!”
骑畔身下除了水渍之外又多出一股恶臭,痛哭流涕的哀求:“陛下!臣冤枉!求陛下宽宏啊!”淳于山眼含厌弃的瞥了骑畔一眼,虽然身负枷锁依旧尽力礼仪标准的拱手道:“唯!”
而后淳于山转身,沉声道:“走吧。”
看着淳于山依旧不愿弯下的腰背,赢政心头气闷愈重。
就在此时,樊哙将殷通推到了赢政面前,拱手道:“启禀陛下,会稽郡郡守殷通带到。”
眼见同为郡守的淳于山虽然被罢免了官职但却没遭重惩,殷通又放心了些许。
面向赢政拱手一礼,殷通声音满是庆幸:“臣殷通,拜见陛下!”
“臣突遭贼子构陷,不知陛下亲至会稽郡,有失远迎,万望陛下恕罪!”
心情不好、身体不佳的赢政懒得与殷通多费口舌,直言发问:“项梁何在?”
殷通心头一颤,终于确认樊哙是奉赢政之令而来。
殷通迅速思虑言辞,缓声开口:“启禀陛下,臣……”
没等殷通说完,李斯突然冷声道:“包庇罪重,却重不过欺君。”
“本相好言相劝,殷郡守莫要知法犯法、自寻死路!”
殷通认真的回答:“下官知法,自然不会犯法。”
“然,下官确实不知项梁何在!”
“下官斗胆敬问,究竟是谁人构陷下官,言说下官知项梁所在?”
说着说着,殷通反倒是来了脾气:“会稽郡乃是新地,本就难治。”
“下官整日巡视生怕有贼子作乱,更是屡屡登门拜访会稽郡权贵以免其生事。”
“如今下官突然被捕,又遭受严刑,日后如何还有威严治会稽!”
“下官斗胆求请,诬告者反坐!”
看着殷通这般模样,赢政心头气闷更甚,声音也愈冷:“殷郡守,好大的官威啊!”
殷通赶忙躬身:“臣不敢,臣只是……”
话音未落,一道急促的呼声自衙署之外响起:“咸阳急报!”
赢政心头一凛,断声喝令:“传!”
一枚竹筒经由中郎传递最终落于赢政手中。
切开封泥、倒出竹简,赢政只是看了一眼,大脑就是一嗡,眼前一片漆黑!
右手攥紧竹简,左手捂着心脏,赢政失声悲呼:“吾儿!吾儿啊!”
眼见赢政踉跄着后仰,群臣皆惊!
苏角第一时间上前抱住了赢政,断声喝令:“所有人不准外传此事!”
“速传太医令!”
李斯抢在赵亥之前从另一边抱住了赢政,目光焦急的看向竹简,便见刚展开一角的竹简上赫然显露着一列篆字:
【三月五日,儿臣代父皇率百官籍田,遭桓楚等刺客四十余行刺!】
李斯心头先是一喜,紧接着又生出些许无奈,强作笑意的连声高呼:“陛下!太子还活着!此奏乃是太子亲撰!”
赢政的意志本就强撑着不愿倒下,李斯这番话更是为赢政注入了新的能量。
吾儿尚未死!
赢政以意志强压下不适,奋力睁开双眼,右手颤抖的举起竹简,艰难的吐出一个字:“念!”赵亥赶忙接过竹简,沉声念诵:“三月五日,儿臣代父皇率百官籍田,遭桓楚等刺客四十余行刺。”“幸得诸同僚、诸卫士、诸博士奋勇杀敌,儿臣侥幸无伤。”
“桓楚坦言,其人身负死刑,多承会稽郡郡守殷通照拂,又得项梁恩重,为报殷通、项梁之义,又以为儿臣身边无甚防备,故而率众来刺杀儿臣。”
“据儿臣彻查,项梁本为故楚上柱国燕之子,曾于栎阳杀人、决死,却被栎阳狱掾司马欣私放,被会稽郡郡守殷通收留,由此对大秦生恨。”
“此次桓楚等刺客之所以能抵近儿臣身侧,亦是得栎阳狱掾司马欣臂助。”
“儿臣感念桓楚之义,允桓楚手刃所有刺客之后自刎,并厚葬之。”
“然,儿臣以为,会稽郡郡守殷通、栎阳狱掾司马欣、贼子项梁却不当轻饶!”
“儿臣已传令廷尉王戊率卫兵往栎阳抓捕司马欣,传令东海郡郡守蒙庆率郡兵南下会稽郡抓捕项梁。”“会稽郡郡守殷通身负上卿之职,儿臣不敢妄动,请父皇决断!”
殷通:???
这事本官是真不知情啊!
↑返回顶部↑